第48章 人间月 11(第2页)
萧叙没问他这些钱都从何而来,只在账本上添上他这一笔。
“怎么样?”萧洄问。
萧叙道:“你这一笔钱虽比我预料得还要多上不少,但也还只是杯水车薪,灾区的具体情况如何我们都不知晓,预估的数字肯定只少不多。”
萧洄也知道他捐的这些钱肯定不够解决问题,但,积少成多,总能帮上一些。
“你的心意灾民们会收到的,我会将这些记下,然后如实上报朝廷。给你的嘉奖不会少。”
以现在的情况虽不至于得些什么赏赐,但口头嘉奖总是有的。到时候功劳簿一出,也会记上他的名字。
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萧洄却是摇摇头:“不,大哥。你不要写我的名字。”
“为何?”
萧洄道:“你也知道的,咱们家地位太敏感了,我不适合再出头,即便是小小的嘉奖也不行。”
焉知那皇帝会不会多虑这是他收买人心的第一步?
“这些钱,一部分计入你和爹爹的捐款里头,一部分写进二哥的款项里面,给我留个二百两走个过场就行了。”
这样既不会被怀疑,面上也能说得过去。
“你不必如此。”萧叙摇头,心下计算着,“我和爹还是能护住你,何苦受这委屈。不能因为我三人的仕途就让你放弃这些。”
那样的话,他们还有何脸面当人父兄?
萧洄道:“我志不在此,当个纨绔足矣,有你和爹爹二哥撑着,我乐得自在。”
他看着他,声音很轻。
“我是认真的。”
萧叙放下笔,想说点什么,但萧洄一把扑过来打断他:“好了不说这个了,就这么决定了,到时候给二哥多分点,他那个穷人别写出来叫人笑话。”
“这你就多虑了。”萧叙成功被他转移注意力:“济世堂知道吧?”
萧洄点头。
济世堂是一个“善堂”,放在后世来看就是妥妥的慈善组织。总部在京都,金陵、洛阳、长安等富裕发达的城市开有分部,旨在筹集善款,而后帮助困难民众。
萧珩之所以这么穷,是因为他把自己每月的俸禄全捐了出去。好在温时是个有商业头脑的,在京都最繁华的街道开了一家花满楼,才不至于让整个西园喝西北风。
萧叙从账本堆里挑出来一个小册子递给他,“这是方才户部送来的,自己看看。”
在全城人还不知晓发生了何事的时候,济世堂已经先一步察觉到不对,用最短的时间腾出这些银钱,派人送到了他面前。
“你可知济世堂背后的主人是谁?”
萧洄心中隐隐有个想法。
他没立刻回答,而是将这本册子从头看了一遍。
笔迹有些眼熟。
忽然一切就明朗了,萧洄合上册子,把手重新藏进袄里,“原来如此。”
真的是他。
萧叙见他看完册子就有了想法,挑眉:“你如何猜得到?”
难怪能将花满楼开在那般繁华的地界,生意还这样兴隆。
萧洄心里在盘算着,眼睛眨了眨。
“我之前找他教我写过课业,进过他书房,识得他的字。”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