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螳螂捕玉1(第1页)
众人在小镜湖休憩两日后,便再踏上行程。
段正淳自与萧峰同行,包括他之一众部属中的三公,以及阮星竹母女等,同去追查“带头大哥”一事。
诗衣则继续她的寻医之旅。
段誉继续厚颜相伴。而段正淳也予以支持,主动提出此事。甚至连他带来的部属,三公四卫中的四卫,也一并交代,跟随段誉,共同陪护卫小姐求医。
只因诗衣身份,在段正淳看来,确为良配。
好吧,现在说什么谈婚论嫁,确实太早,甚至可以说还八字没一撇。但对于自家儿子与卫家小姐相伴,段正淳确实是乐见其成。
卫家小姐之才貌自不必说,而家世亦相当显赫,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此大争之世,小国想要存续,真得仰仗大国。而大理于礼仪上一向唯大宋马首是瞻,而在地缘上也是依靠大宋为屏障,所以交好大宋实是大理国祚存续之第一要务。
两国交好,途径方法很多,但联姻向来是不二之选。只不过大宋因种种原因,从无公主和亲之事,而皇子娶外蕃公主为妃更是闻所未闻。所以,大理空有此意,却也不好贸然行事。
但退而求其次,以大理王子与大宋公主之女联姻结亲,其实也不失为一妙招。
赵宋朝廷和皇室只是对皇子公主婚娶多有限制,但对公主之女,可就没什么关注啦。但公主及公主之女,同样可以出入宫廷,继而对官家施以影响。更不要说,这位公主之女的父亲,也是赵宋顶级世家,文武两途皆有亲族担任要职,这份影响力,说不得比娶一位正经公主还要有用。
所以,堂堂一国王子,陪在未婚女郎身边,虽然多有不妥。但段王爷还是睁只眼闭只眼了。
正所谓“江湖儿女,不拘小节”么。
嗯,在段王爷心里,眼下他与儿子段誉,都是江湖中人。
如此,一番珍重后,便各奔东西。
说来缘分二字真是奇妙。段誉因为诗衣的提前解救而与萧峰错过,于是再无姑苏斗酒,也无结拜之义。但如今萧峰与段正淳解开误会,阿朱归来,萧段两家顿生亲密。而数日相处下来,不仅萧峰对段正淳改变认识,与段誉更是一见如故,临别之际,酣饮一场后,两人竟结拜为异性兄弟。
兜兜转转,两人竟再续兄弟缘分。
其实,关于“带头大哥”的身份,诗衣也是知道的,但思虑再三,终究还是没有开口:一则她一个初涉江湖的世家女,如何知道这样的江湖隐秘?二来即便她说出来,因真相太过惊人,又如何取信于人呢?但凡有人稍加质疑,反而会将自己置入尴尬境地。
说起来,这次雨夜救阿朱,细究起来,其实也已出格,只不过实在是情势紧急,置身此境,总不能让当年看书看剧时的意难平再次上演吧?
但这一劫过后,后续追查带头大哥什么的,应当再无什么危险,最多是曲折了些,可最后真相不还是大白于天下了吗?所以,无需她插手,命运自会演绎。
不过临行前,诗衣还是与萧峰萧大哥“交流”了一番。不是别的,而是正经请教武艺。
诗衣当然没指望萧峰传授什么丐帮或少林绝学,然萧峰何等人物,纵是普普通通的太祖长拳,在他手中都能化腐朽为神奇。而诗衣也不奢求别的,只希望他能指点或传授一门能够临阵对敌的拳脚或剑法即可。
于是,在了解她的实情后,萧峰思索一二,最后传授了她一门剑法——【越女剑法】。
相传,春秋时期越国牧羊女阿青通过观察白猿动作而自创了一门剑法,此所谓“天授”。也因此,阿青剑法极高,“近乎于道”。其后来得范蠡邀请,向越国武士传授剑法。因是“剑法天授”,所以越国剑士一招半式都没学到,但他们看到了神剑的影子,这些看到神剑影子的武士,将他们的感悟传授给五千越国剑士。之后,得到神剑影子的一丝神韵的五千越国剑士将吴国军队打得大败。然而越吴争霸之后,阿青就消失不见,神剑也就此成为绝响。
但越国剑士的军阵剑术却流传了下来,传至唐末,有嘉兴武术名家将这种古代军阵剑术改良为江湖武学,形成“四十九路越女剑法”。
萧峰行走江湖多年,除了传承明确且严格的少林俗家武功、丐帮绝学外,其他各门各派,特别是并非门派核心传承、在江湖上多有流传的武功,都有所涉猎,即使不曾练过,也研究其武学道理。
越女剑法也是其中之一。
相比其他一些大路货武功,萧峰对【越女剑法】起码还有些研究,尤其是蕴含其中的“攻敌必救”的剑术理念,对他很有启发。
而且这门剑法虽源自战阵之剑,但经改良后,反而轻灵迅捷,虽说不限男女,但显然更适合女子修习。
有系统“辅佐”,诗衣自然是一学就会,“习武悟性与资质之佳”令萧峰亦大为赞叹。
相比起评价S级或S-级的【神照经】【易筋锻骨章】【六脉神剑】等顶级武学,被系统评为B级的【越女剑法】显然只能算作二流武学。不过这个二流武学,在系统的面板显示当中,却比S级武学还特殊。
此刻诗衣的“技能拦”是这样的——
【内功】【九阴真经—易筋锻骨章】【品质:S-】【进度:大成(熟练度2210000)】
【内功】【神照功】【品质:S】【进度:小成(熟练度1865000)】
【剑法】【六脉神剑】【品质:S】【进度:小成(灰色)】
【轻功】【神行百变】【品质:A】【进度:大成(熟练度58310000)】
【剑法】【越女剑法(残)】【品质:B(可升级)】【进度:小成(熟练度16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