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陈顺安成神(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俗话说“一行人吃一行饭”,推车送水也大有讲究。

每挑浊水,重50斤,虽不便饮只能洗濯,也要20文钱。

淡水贵些,每担40文。

至于甜水,那已不是寻常百姓能享用得起了,用水比银贵来描述,都不算夸张。

听说长久饮之,有延年益寿,固本培元之能。

陈顺安隶属的井窝子,虽然只是口浊水井,但每日账上的流水,也达四五十两之多!

到了老主顾门口,陈顺安往往会吆喝一声‘给您府上送福水咯’

别管是大宅院还是破落户,这样喊准没错。

有老主顾出门一瞧陈顺安,惊奇询问他为何近日不曾来送水。

陈顺安没有说自己出事,只说回乡省亲一趟。

挑着两担浊水进了门,见了主顾家的老太太,陈顺安一边将水倒入水缸里,一边唱喜歌,

“一进门来福气冲,天增岁月人减容,金花银树门前种,屋里端坐老仙翁!”

哄得老太太喜笑颜开。

倒完水,这户人是当场给钱,还多给了几文钱当做赏钱。

当然,若是遇到包月算账的。

陈顺安便会在住户大门的砖垛子上面,画个鸡爪形的记号,方便月末统一算账。

“咦?马秀才怎么不买水了?”

走到一户大杂院,陈顺安吆喝几声,却无熟悉的声音应和。

大杂院里挤着好几户人,乱糟糟臭烘烘的。

陈顺安在敞开的院门口看了眼,马秀才家的窗户开着,有人。

这位马秀才是圣朝951年的增广生员,学业优异,经朝廷考核填补廪生空缺,可是科考多年也未获得乡试资格。

更不愿捐献银两,去买地方训导杂职的空缺。

颇有清流之感。

然后差点饿死。

陈顺安这才听人说,马秀才前些日子科考又失败了,现在都快走投无路,压根没钱买水。

陈顺安叹了口气,挑了满满当当两桶水,给马秀才门口的水缸装满。

双腿疲软的陈顺安靠在水车上喘着粗气,从兜里取出一块姜糖。

丝丝缕缕的甜味扩散开,陈顺安恢复几分力气。

歇了片刻后,陈顺安才推车离去。

至于马秀才这次的水钱,肯定只有自己贴了。

陈顺安给唱喜歌的念头,虽然是他自个儿想的,但腹内墨水空空,最终的成文落句,却是马秀才帮他润墨。

自当涌泉相报。

……

天色暗淡,浑身疲惫的陈顺安回到家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