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章(第3页)
父子俩住在一间巴掌大的木板屋里,摇摇欲坠,勉强遮风避雨,好在他们搭屋子的位置是个夹角,外面的房子可以替他们承受风力。
“今天怎么这么晚?”方老黑翻了个身,用被单裹了裹自己,夜里温度还是有些凉的。
方晓冬给他老爹比划道:“路上遇到强匪了!好危险啊,我差点就要死掉了!”
方老黑闭着眼,没看他,呼噜呼噜睡去了。
方晓冬放下两只手,撇了撇嘴。
他把今天讨到的几个子儿压到方老黑的枕头底下,然后去门口舀水洗脸洗脚。
方老黑听见了,眼也不睁地就说:“大半夜的,别吵吵人。”
方晓冬顿时没声了,踮着小湿脚,回去他的小地铺上缩着。
屋子太小,能下脚的地方不多,一张床就占了三分之一的空间,方晓冬平日都是在墙角打地铺睡的,方方的一张花绿布,底下垫着一些稻草,身子一团,就装下了他。
方晓冬搂着一只红色的小枕头,透过房顶的缝隙看天,乌黑的眼眸又大又亮,让他这张脸多分怜弱的漂亮。
方晓冬在想,今夜过去了,明日又是一天。
方晓冬的乞讨路线是琼海最热闹的几条街,这里有酒楼、舞厅、花楼、赌场、会馆,是各种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爱光临的场所。
方晓冬偶尔也去长华大道碰碰运气,那里最为繁华,马路两边尽是高端商楼,是琼海最国际化的一条大道。
只不过那里的小汽车虽然多,有钱人也多,但会有巡警驱赶乞丐。
方晓冬只能像个老鼠,东窜一头,西躲一阵,最后还不如去其他地方。
潮气未褪的清晨,方晓冬就起来了,他给他老爹泡了碗糖水,摆上一个大馒头,自己就着一碗凉水吃了小半块烙饼。
烙饼是死面做的,放久了就会硬邦邦的,吃在嘴里跟咬了一嘴玻璃碴似的,剌嗓子剌口腔,方晓冬抻着脖子往下咽,活像吞针,吃完了擦擦嘴,装上他的小本子小铅笔,捧着一只豁嘴碗,出去寻今日的活计。
五月的天,太阳已经开始让人讨厌,方晓冬找到他的老位置,蹲下,等待好心人的打赏。
同行小五过来跟他蹲一起,跟他显摆自己碗里的一张一毛钱票子:“看!今儿有大菩萨,赏了我一毛钱!”
小五是个半聋子,耳朵不灵光,但如果凑近了喊,他也能分辨出一些声响,至于内容,他听不清。
方晓冬眼睛都看直了,忙拿出他在外使用的交流工具唰唰写道:“哪来的?”
小五把票子仔仔细细叠好,放进衣衫的内口袋里,嘴角止不住地翘:“就在十字路口那边,玫瑰舞厅对门,我看见那人在买报纸,卖报的小童找了他钱,他还没装兜里呢,我就赶紧过去伸碗了!嘿嘿,他给我了呢。”
方晓冬很是羡慕,拿着碗也去了。
小五拽着方晓冬,到了玫瑰舞厅对面,这个时间,舞厅生意冷冷清清的,门口没几辆车。
小五指给他看:“喏,我就是在那儿碰上大菩萨的。”
方晓冬顺着他的指头看过去,乌泱泱的一些陌生人头,也看不清谁是谁,这么久了,大菩萨早就走了。
小五让方晓冬别灰心,拉着他懒懒散散地靠在墙边上,四处观察路上的行人,指点他看谁表面有钱是大款,实际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又看谁面相温和,骨子里一定是个好人。
小五在琼海待得久,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方晓冬很听他的话,他边学习着,边观摩每个人的面相,企图在谁脸上看出一点佛光。
直到视线落到一处小摊子前,他的眼睛定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