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第1页)
第1157章
他步履生风,腰杆挺得笔直,即使刚刚接下了如此棘手且备受瞩目的差事,脸上也未见丝毫得意或忧色,只有一片近乎冷漠的平静。
何高轩见到他,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主动迎上前去,拱手道:
“卓侍郎。”
卓永安见到何高轩,脚步微微一顿,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依足礼数,规规矩矩地躬身行了一礼,声音平稳无波:
“下官见过何大人。”
他的礼节一丝不苟,却透着一股明显的疏离感,仿佛在两人之间划下了一道无形的界限。
何高轩仿佛没有察觉到这份疏离,他捋了捋颌下花白的胡须,笑容和煦,开口便是夸赞:
“卓侍郎方才在殿上,沉稳有度,令人钦佩。”
“陛下将此重任托付于你,正是看中你卓侍郎清廉刚正、铁面无私之名,满朝文武,也唯有你,能当此任,能让各方信服啊。”
这番夸赞,出自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之口,不可谓不重。
若是寻常官员,此刻恐怕早已受宠若惊,连道不敢。
然而,卓永安却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目光平静地看向何高轩,那眼神清澈见底,却又深不见底,仿佛能映照出一切私心杂念。
他并没有因为这番夸赞而有丝毫动容,反而直接开门见山,语气淡漠地截断了何高轩可能后续的话:
“何大人过誉了,下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唯知依法依律,据实查证而已。”
他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如同宣判般说道:
“若何大人在此等候下官,是想为吴承安将军之事先行嘱托,或是有何情况需要说明,那么,请恕下官无礼——免开尊口。”
他的话干脆利落,没有丝毫转圜余地,直接将所有“人情”、“关说”的可能性彻底堵死。
那“铁面侍郎”的称号,果然名不虚传。
何高轩被他这番话噎了一下,脸上却不见丝毫恼怒,反而笑意更深了几分。
他摆了摆手,语气依旧平和:“卓侍郎误会了,老夫在此等候,绝非是为吴承安那小子求情,更无意干涉你调查办案。”
他收敛了笑容,神色变得郑重起来,目光望向北方,仿佛能穿透重重宫阙,看到那遥远的边关:
“老夫是想以个人身份,也是以一名老臣的身份,恳请卓侍郎一事。”
卓永安没有说话,只是用那双锐利的眼睛看着何高轩,等待着他的下文。
何高轩沉声道:“吴承安是否擅离职守,是否行为失当,自有卓侍郎你依法调查,秉公论断,老夫绝不置喙。”
“老夫所请者,是希望卓侍郎在调查期间,能够审时度势,莫要因调查之事,过度干扰前线军务,延误了破关战机。”
他语气恳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国之情:“居庸关乃天下雄关,武镇南更是当世名将,攻克之难,可想而知。朝廷限期两月,如今时日已然紧迫。”
“吴承安此刻无论在做何事,其最终目的,都应是为了攻克居庸关。”
“调查固然重要,但若因调查而使得前线指挥束手束脚,甚至被迫仓促行动,导致战事失利,那便是因小失大,非国家之福,亦非陛下所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