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第1页)
第1155章
他千算万算,没算到皇帝会来这一手,将举荐权交给那个滑不溜手的老宗亲赵愈!
更没算到赵愈这个老狐狸,竟然举荐了卓永安这个油盐不进的“铁面阎罗”!
卓永安此人,他太了解了。
能力是有的,办案也的确铁面无私。
但正因为其过于刚直,不懂变通,从不站队,才让李崇义一直觉得此人难以驾驭,如同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让他去调查吴承安,指望他按照自己的意愿罗织罪名,简直是痴人说梦!此人只会死抠律法条文,追寻所谓“真相”。
万一吴承安滞留蓟城真的有什么不得已的正当理由,被这卓永安查了出来,那自己今日在朝堂上的发难,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不仅扳不倒吴承安,反而会助长其声势!
他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一千个不答应!
然而,他能反对吗?
“公正”、“避嫌”是他自己率先提出来的大旗,此刻正被何高轩和皇帝牢牢握在手中。
赵愈举荐的卓永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完美符合“清廉刚正”、“能力出众”、“与各方无涉”这些他之前强调的标准。
若此刻他出言反对,岂不是自打嘴巴,向满朝文武宣告自己之前的“公正”之言纯属虚伪,其真实目的就是要把吴承安往死里整,根本不在乎调查是否公允?
这将会严重损害他太师的声誉,更会寒了那些依附于他的中立派官员的心,比如举荐人赵愈,恐怕立刻就会对他有怨言。
为了一个吴承安,付出如此巨大的政治代价,值得吗?
李崇义心思电转,利弊权衡在瞬间完成。
他知道,事已至此,自己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皇帝和何高轩联手,巧妙地利用规则和舆论,将他逼到了墙角。
强行反对,得不偿失。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和屈辱感涌上心头。
他纵横朝堂数十载,何时受过这等憋屈?但形势比人强,他不得不暂时低头。
只见李崇义脸上的阴沉之色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故作大度的平静,甚至还勉强挤出一丝极其僵硬的笑容。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对着龙椅上的皇帝躬身道:
“陛下,赵大人举荐的卓侍郎,确实是合适的人选。”
“卓侍郎为官清正,能力卓著,朝野共知。由他前往调查,老臣并无异议。”
这番话,他说得极为艰难,几乎是咬着后槽牙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根针,扎在他的心上。
殿内一些敏锐的官员,甚至能听到他话语中那压抑不住的细微颤抖。
何高轩闻言,脸上那玩味的笑容更加明显,他微微颔首,不再多言,目的已经达到。
皇帝赵真坐在龙椅上,将李崇义那强忍怒意、被迫妥协的模样尽收眼底,心中不由得一阵快意。
他知道,这场朝堂交锋,自己暂时占据了上风。
他不再给李崇义反悔或再生事端的机会,立刻抓住时机,朗声宣布:
“好!既然太师与何爱卿皆无异议,那此事便就此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