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050(第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冲动的行为让大皇子魏王被狠狠骂了一顿,可魏王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觉得自己的做法非常好,提前把最有威胁的黎良父子除去,只留下一个不足为惧的黎见微。

一个女将军能掀起什么风浪,唯一能做的就是躲在北境不出来,靠着她父亲带出来的旧部苟延残喘。

“父皇,儿臣觉得可以派遣合适的大臣押送一部分粮草过去,顺带接手空悬的镇北大将军之位。”二皇子周王拱手说道。

“诸位爱卿觉得他们的想法如何?”皇帝把问起抛给大臣。

五名内阁大学生互相交换眼神,先前他们中并没有人旗帜鲜明的支持某位皇子,陛下这是要逼他们做出选择?

“陛下,臣觉得国事为重,既然匈奴来势汹汹,那就选出合适的主帅统领边境军,带着粮草北上击退匈奴。”文华殿大学士开口。

“黎见微抗旨不尊,实乃对陛下的大不敬,臣觉得不可就此揭过,陛下应当下诏问罪,从京城一路通传到北境。”中极殿大学士语气倨傲。

“国有国法,不可因为一场战事就乱了规矩,如若有了不好的开始,日后就越发难约束在外任职的武将。长此以往,国之基石怕是不稳。”

“此言差矣,外敌当前,繁文缛节可以先放一放,应当以北境为重,以百姓为重。”文渊阁大学士提出反对,“忠勇侯一案还未彻底下定论,小黎将军说不定只是怒气上头错犯了一个小错。”

“陛下,南方未定,北方不可再出事端。”东阁大学士直击皇帝痛点。

如若不是南方叛乱未平,驻守京城的军队不过十万,皇帝是绝对不会喊他们来议事的,只会直接把战报压下当作没看见。

大学士们各执己见,皇子们的看法也达不成一致,小朝会可以说是乱成一锅粥。

皇帝面色沉重不说话,负责记录的舒珩下意识放缓呼吸,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自从那份草拟出那份让黎见微回京面圣的诏令后,舒珩时不时就会被皇帝点名随侍左右,和北境相关的大小朝会舒珩更是一场都没落下。

按理来说,这是被皇帝重视的表现。舒珩应当抓住这个机会揣摩圣意,然后抓住机会好好表现,说不定就能一飞冲天成为宠臣。

可在舒珩从皇帝的言行举止中琢磨出他的内心的想法后,比起出头她更多的是抵触和厌恶。

舒珩在心里想了很多,不过手里的动作一刻不带停,如实记录下皇子和大臣的发言。

“舒珩,朕想听听你的意见。”皇帝冷不丁开口,一下让站在一边的舒珩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

舒珩立刻放下笔,身着青袍的她恭恭敬敬出列,站在一堆红袍蟒袍中极为显眼。

“回陛下的话,微臣觉得应当派遣大臣押送粮草支援北境将士,同时也可以向黎将军传达圣意。”舒珩低着头说道。

“如若黎将军对……忠勇侯一案有所异议,不妨让她在击退匈奴后回京,联合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进行三司会审。”

中规中矩的回答,皇帝不算太满意,但比起大臣们过于尖锐的提议,舒珩的话还算中听。

“你觉得朝中大臣谁可以为朕分忧?”皇帝继续问道。

舒珩将自己的想法如实说出:“身份越是尊贵,北境的将士就越发能感受到陛下对的重视,微臣觉得可以派遣一名身份尊贵的宗室协同户部大臣一起押送粮草。”

在舒珩看来,皇帝已经犯错,切不可一错再错,不然就是逼着黎见微造反。

粮草是一定要给的,最好还能在押送粮草的时候宣布重新调查忠勇侯谋逆一案,给北境将士一个交代。

不过舒珩清楚,想要让陛下重新调查很难,只能退而求其次提出让宗室成员加入表示皇帝对其的重视。

皇帝没说话,但视线却在三个儿子身上来回移动。

这让三名皇子如临大敌,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谁能漂漂亮亮的把这件事情办好,谁就能从兄弟中脱颖而出。

“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诚王心一横跪在地上请命。

皇帝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好,传朕旨意,吾儿诚王为钦差,负责押运粮草,另外酌舒珩为户部员外郎,担任运粮官。”

【作者有话说】

搓手手俺来鸟[彩虹屁]

第43章世界三【3】

◎女扮男装的押粮官?◎

对于自己被提拔这件事,舒珩心里其实有些笑不出来,可面上还要感激涕零跪谢陛下恩典。

得知舒珩要调任去户部当押运粮草的官员后,翰林院的同僚们看向她的眼神大多是同情而非羡慕。

有脑子的人都知道黎见微具抗旨不尊是对皇帝有意见,之前顶着钦差名头的宦官和禁军所谓的下落不明多半是死于非命。

舒珩一个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要是一个不小心招惹对方的话,怕是要永远留在北境,连尸骨都找不到的哪一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