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第3页)
随后一连五天黎见微都是一夜无梦到天明,不过她并没有因此松懈下来,而是在心里暗暗着急为什么父亲还没有寄信回来。
直到无梦的第六天下午,一名脸色极差的亲卫骑马飞奔到将军府门口,才下马就倒在地上。
“将军,我要见将军。”亲卫脸色蜡黄,身上甚至都有一丝腐臭味,那是伤口没被及时处理后才会散发出来的味道。
认出这是陪同大将军回京述职的亲卫后,门口的亲卫不敢耽误,立刻把人架着去见黎见微。
“将军!大将军和世子被小人陷害,为证清白不得不以死明志!”亲卫颤抖着说道,随后从怀里掏出一份血书。
“这是世子留下的,要属下快马加鞭送到将军手里。”话音落下后,亲卫就脑袋一歪晕了过去,只剩下干枯的手指死死抓住血书。
黎见微的脸色很差,在看到血书后更是牙关紧咬。
京城一路快马加鞭过来也至少需要六天,那就代表父亲在回京述职后不到六日就遇害。
自己那些梦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是父亲和兄长在死后向自己托梦!要自己当心昏君!不要落入陷阱中!
“把人送下去好生治疗,请韩将军和张将军过来,暂时不要惊动外面。”黎见微冷静的吩咐下去。
既然父兄的托梦是真的,那么老管家的托梦也做不得假。即便是*父兄以死明志,也不妨碍昏君对自己的家人赶尽杀绝!
亲卫抱拳领命,不过半时辰,两位将军就从家中匆匆赶来。
因着亲卫没有在路上透露任何消息,韩将军抵达时脸上还带着明显的困惑,张将军倒是猜出了什么,但他也不敢直言。
“这是亲卫拼死带回来的血书,父亲和兄长皆被昏君所害!”黎见微红着眼,开口就是惊雷般的消息。
“怎么会这样!”韩将军脸上是压不住的惊讶,颤抖着手拿起血书。
君信谗言,莫须有罪,父被迫赴死,子从之,切莫回京!
血书上的文字只有短短二十个,但其中传递出来的信息足够让韩将军久久不能回神。
“少将军,京城官员中有没有可信之人?大将军和世子如果遇害,怕是夫人和家眷也会受到牵连!”张将军反应极快。
“母亲不会坐以待毙,我要派人南下接应母亲。”黎见微像是刚刚反应过来一样,语气急促,“军中事务劳烦两位将军代我打理,我马上出发。”
“将军,这件事情交给末将去办,昏君能逼大将军和世子赴死,不过是仗着大将军没有带大军回去,将军决计不可离开北境,免得给昏君可乘之机!”张将军不动声色改了称呼。
“少将军,交给我去办也行!我立刻点一千骑兵南下!附近州府的长官是我的旧识,决计不会为难我的!”韩将军跟着说道-
在黎见微委托张将军带着骑兵南下接应的同时,京城内的局势也颇为动荡。文武百官都在用镇北大将军忠勇侯黎良和侯府世子的死做文章,要求皇帝彻查。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颇为头疼,他确实想要收回黎良手里的兵权没错,可他并没有那么着急把对方逼死。
想到这里后,皇帝看向魏王的眼神就变得不友善起来。
他的大儿子果真是个急性子蠢货,他不过是暗示对方可以对黎良下手,他就迫不及待对其下手。
要是手段高明一些也就罢了,可偏偏用的是下三滥的手段,把人故意引到后宫给他们父子冠上冒犯妃子的罪名,随后又火急火燎派人围住侯府,说是从里面翻出来龙袍和甲胄,这嫁祸的意味也太浓了。
最后逼得黎良父子两人在宫门口以死明志不说,还没把消息控制住,不过几天这种荒唐事就在京城传遍。
武将谁不知道黎良三十年来兢兢业业守着北境,看到黎良就这样死掉后,怎么可能不兔死狐悲?
黎良儿子是正经通过科举考上翰林院的,虽然只是修撰但也拜师大儒,他的老师和同窗又怎么会让他死的不明不白?
生他不如生块叉烧!世上怎么会有如此愚笨之人!他的脑子是被狗吃了吗!
皇帝看向大儿子的眼神越发冷漠,可就算他在心里骂的再怎么恨,也不会在嘴上承认黎良父子是含冤而死的。
“犯上作乱难道还有假?作为外臣冒犯后妃本就是死罪!更别说侯府内还搜查出百余套甲胄兵器和龙袍!”皇帝板着脸,摆出足够强硬的态度。
“尔等无需多言,要不是黎良曾经为大晋驻守北境,朕也不会赦免他家眷死罪!”
皇帝态度强硬,非大皇子派系的文武百官也一样强硬,直接来个跪地不清,请求皇帝允许三司会审,彻查此次案件。
发现半数文武百官跪下后,支持大皇子一派的官员也跟着下跪,免得自己变成出头鸟。
“望陛下三思。”文武百官齐声高呼。
“父皇,黎良父子冒犯皇室罪不可恕,不过父皇既然已经宽恕其家眷死罪,不如先撤下对其的通缉,改为下诏让留在北境的小黎将军回京。”
二皇子在气氛僵持的情况下跳出来打圆场:“如若小黎将军觉得父兄有冤屈的话,不妨再进行三司会审。”
“父皇,儿臣觉得不必在查,黎良父子犯上作乱已经铁证如山,没有以谋反诛九族已然是父皇念在其功劳上法外开恩,”大皇子也开口,他坚信自己没错。
收拾功高震主的人就是要快,黎良父子现在已经死了,只要父皇的态度足够强硬,不想丢掉官位的百官态度也会慢慢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