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90100(第1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那叶晨晚会思念她么?

墨拂歌只如此在心中反问,又很快自己给出了答案——等到叶晨晚回到北地,这是她心心念念的故乡,有她的家人与亲友,自然权势地位也会纷至沓来,自己与她这样一点浅薄的关系不过是最不要紧的,又为何会思念自己呢?

墨拂歌向来不会自作多情地认为自己在他人心中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以感情来维系的关系总是薄弱易碎,利益共同,各取所需会让她轻松许多。

她本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奈何叶晨晚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她,近乎有一种深情的关切。这样的目光总让她觉得有些难以承受,别过头回避了她的视线,轻声道,“郡主,你能回北地是一件好事,我总是为你高兴的。”

叶晨晚本也不指望墨拂歌会坦诚地表述自己,她的目光被日光熨烫出琥珀色的温柔,只良久注视着她,“是,明年新年还能一见,再见又不知何时。这样想,总会有些难过。”

墨拂歌执笔写字的动作一顿,笔尖在纸张上洇开一点墨痕。

她没有抬头,只继续向下翻阅公文,“待到墨临城破时,我们会有机会再见的,郡主。”

“这些以后都交给我了吗?”折棠在看见桌上堆积的账簿时,还是面露惊诧。

“是,只要你愿意的话,明日起你就是扶风楼的掌柜了。”叶晨晚将扶风楼这两年的账目往她面前推了推。

折棠显得不知所措,双手有些紧张地交叠着,“可我从来没有经营酒楼生意的经验。”

“这无妨,不懂的问狄汀就行,我会让他帮你的。”叶晨晚看了眼窗外景色,从前那座江对岸的高楼如今已经人去楼空,自从凌天赐被抓入大牢,判秋后问斩后,白玉楼自然也树倒猢狲散,“况且扶风楼最大的竞争对手,托你的福现在也已经倒台了,只要平稳经营就没有问题。”

白玉楼倒台时,太子本欲盘下这块地再找人经营,可惜她快人一步,提前买下了这块地。

看着老对家倒台她自然是分外高兴,只不过这块地买下来做什么她还要再做打算。

“您过誉了”想到要经营这样一栋酒楼,折棠还是心中发怵,“只是害怕辜负了郡主的期待。”

“凡事总有第一次,不必紧张。”叶晨晚瞥了眼雅间外,疏星正牵着皎皎走过,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况且你若愿意帮我经营扶风楼,每月的盈利我只会抽成走一部分,余下的都归你。扶风楼每月的盈利可是一笔不菲的数目,多攒些钱总不是坏事,毕竟,你也要给那几个孩子早做打算不是。”

提起几个孩子,折棠的神情明显松动了许多,“您这样的恩情实在无以为报。折棠会尽力而为,不辜负郡主的期待。”

“嗯,经营酒楼是一事,将扶风楼交给你,是还要拜托你做一件事。”

“您请说。”

叶晨晚沉吟,“酒楼素日里人来人往,信息纷杂,你要从中整理好有用的信息,重要的即刻通知我,余下的整理好,每半月汇总给我一次。”

虽然早知晓扶风楼定是叶晨晚在京中的暗桩,折棠也没预想到她会将如此重要的责任托付给她。

“这”

折棠还未来得及说话,叶晨晚已经止住了她的话头,“不必妄自菲薄,这件事也是我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我和祭司于凌天赐和崔羡一事后都很看好你,你很有察言观色,洞察秋毫的能力。”

折棠闻言,在抉择一番后最终做了决定,“既然郡主信任,那我便尽全力为您做好。”

叶晨晚颔首,唇角须臾浮起一点笑意。

“对了,还没问郡主,怎么会突然想起将扶风楼交到我手上?”

“这倒是忘了说了。”叶晨晚如实道,“估计再过两日,陛下便会下达诏书,允我回到北地。我要离开墨临回焘阳,此后回京的时日少之又少,自然也很难亲自打理京城中事。就算不交给你,按照从前宁王府上的惯例,也会找一个信得过的人来代为管理,左思右想,倒也不如交到你手中。”

她冲着折棠浅淡一笑,“所以今日也是来告别的。”

折棠闻言,也露出惊喜的笑容,看得出的确在为叶晨晚高兴,“这样说的话,您终于可以归乡了,恭喜郡主。”

叶晨晚唇角的笑容始终淡淡的,甚至无法掩盖她眉眼间的忧色,淡若青山雾霭,却又挥之不去。

这点细微的情绪自然逃不过折棠的眼睛,“可您看上去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

“”叶晨晚垂下眼眸,淡淡把玩着手中的珠串,“我自从来到墨临,就一直盼望着回到北地,十年来已成执念,因为回到焘阳,对我来说意味着归乡。可如今想来,当初自焘阳来到墨临,我失去了母父与亲朋,如今自墨临回焘阳,一样也会失去许多。回到焘阳也并非如我儿时想象的那般美好,可能是我年岁渐长,也明白了世间从无两全之事,想获得什么,总会先付出代价。”

从前她迫切地想回到焘阳,是因为北方是她的故土,还有等她归家的母亲与父亲。

但在墨临十年,她对此地也并非全无感情。

而且她也明白,世上没有平白无故的好处,病重的母亲,虎视眈眈的魏人,还有与墨拂歌的约定诸多事务纷杂凌乱地浮在心间,让她心生烦躁——她也早不是只念起归家就会高兴的幼儿了。

“是啊,这世间哪来那么多两全其美之事呢?”折棠格外理解叶晨晚,“只是您总归是一直盼望归乡的,就算有遗憾,都尽力而为,无愧于心就好。”

墨拂歌所言不错,并没有多少时间再留给玄若清纠结,不过两日后便下达了诏书,称宁王叶珣久病,感念昭平郡主一片孝心,特允其回焘阳侍疾。

朝野哗然,又议论纷纷。

宁王叶珣与帝王长达十年的拉锯终于以帝王的妥协作为结束,此诏一下,明眼人都明白,皇帝愿意放宁王唯一的独女回乡,正说明下一任宁王已是昭平郡主无疑。只是能让帝王点头放人,想来叶珣的身体状况也是岌岌可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