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事发(第1页)
马皇后清了清嗓子,扫了一眼账本,出题道:“旧管存棉花五十石三斗,七月十五新收苏州棉花一百二十石,每石价银八钱,付脚力钱宝钞六贯,开除十月支棉花九十八石,问现存棉花多少?”闻听此言,在场众人本能地思索起来。这种问题十分浅显,对他们这些大人并不算困难,只要稍稍思索一下就能得出答案。“答案是现存棉花为七十二石又三斗。”岂料就在此时,朱雄英脱口而出道。在场众人纷纷投来惊疑不定的目光,吕氏更是满脸不可思议。她完全没想到朱雄英居然这么快就得出答案了,甚至速度比她这个管理账本的还要快!“回答正确!”马皇后眼看朱雄英回答正确,顿时喜笑颜开:“小雄英学得可真好。”朱元璋、朱标等一众长辈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题目不难,难的是朱雄英在四岁的年纪就有如此清晰、灵敏的头脑。“嘿嘿,祖奶奶不妨多出几道题目考考我。”朱雄英闻言嘿嘿一笑,自信从容地说道。还别说,跟着陈平学习得久了,朱雄英神通言语上或多或少都有些许陈平的影子。“那好,我再考考你。”马皇后接着又问了几个账目和学校相关的问题,每一个问题朱雄英都回答得快且准确,反应之快,做题之精准,让在场每一个人都对其佩服起来。等到三道题过后,马皇后脸上的喜色已经藏不住了。再看旁边的朱元璋,一张老脸都快笑烂了。朱雄英这么聪明,他们这些当长辈的能不高兴吗?“雄英这孩子进步实在是太快了,我记得一两个月以前,他还什么都不懂。”太子朱标作为朱雄英的生父,见此一幕也是不由心生感慨:“再这样下去,雄英超越我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啊!”话虽如此,可朱标脸上只有喜色,没有半点感伤。都说望子成龙,自己的孩子越是厉害,他这个当父亲自然也就越高兴。只是他没有注意到,旁边的吕氏脸色已经变得越发难看。朱雄英回答的几道题全对,就意味着他之前说的话并非虚假。‘一个四岁的小屁孩都能看得懂账本了,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吕氏想起自己的孩子朱允炆,心中不由一阵悲凉,心知只有朱雄英还活着一天,朱允炆就永远没有机会争夺皇位。“乖孙既然证明了自己的确有看懂账本的能耐,那么……吕氏,你该解释一下这账本之中的问题了,最好是实话实说,不然的话,咱可以随时抽调户部官员仔细查验,有什么问题都能查出来。”朱元璋前一秒还笑呵呵地夸奖朱雄英,下一秒神色严肃地看向吕氏,语气冰冷。“这……”吕氏顾不得记恨朱雄英的种种,闻言不由慌了神。与此同时,在场众人的视线也统统集中在了吕氏身上,顿感压力山大。“启禀皇上,这是因为最近江南雨水增多,产出的棉麻沾了雨水,质量都不是很好,这才导致纺纱损耗过多,过一段时间就没事了。”吕氏想起最近江南一带闹水患这件事,立马拉出来当挡箭牌。“当真如此?”朱元璋神色莫名,实际上他看见吕氏脸上一瞬的慌张就明白对方是在撒谎了,只是他明白还不是收网的时候,现在要做的就是配合自家乖孙的行动。朱标看着吕氏那不自然的神情,现在不免多了几分迟疑。难不成吕氏真的在账目中动了手脚不成?这可是父皇和母后定下的布厂啊!朱标求救似的看向朱棣,结果发现自己这位四弟这会儿正低头望着脚边爬过的蚂蚁,好似周围一切都和他无关一样,更别说朱标投来的目光了。“这个老四!”朱标无奈只好收回找朱棣帮忙的想法,但同时他心里也有些侥幸。兴许没什么大错呢?只是吕氏被父皇这么询问,略有些紧张罢了。父皇君威曜日,寻常妇道人家紧张也属正常。朱标心里这么安慰自己一番,总算是安心不少。“所谓实践出真知,到底损耗多少,不能光凭一家之言论断,还需要吾等亲自查看一二才能知道真假!”哪知朱标才松了口气,他的好大儿朱雄英就果断开口,一句话将吕氏的所有退路堵死。你不是说江南水患导致棉麻质量下降吗?那么咱们就好好看看,现如今布厂的棉麻究竟是好是坏!“什么!”吕氏顿时面无血色,瞳孔震动,显然是恐惧到了极点。江南水患有没有影响到布厂所用的纺纱,难道她还不知道吗?这要真去检查,绝对是会暴露的!“爱妃,你这是怎么了?”朱标察觉到吕氏的异常,关切询问道。“殿下,我没事……”吕氏说话间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朱标顿时心里面咯噔一声,隐隐有了一种不安之感。类似的情况,他前不久还经历过。那是他的老丈人吕本参与倒卖新精盐一事,结果事情才结束没多久,看起来又要出幺蛾子了!“走吧,都去看一看是真是假。”朱元璋可不给这两口子反应的机会,冷着脸带着众人前往厂库,看这架势明显是要亲自验证吕氏所言真假。朱元璋走在前面,马皇后他们跟在后面。吕氏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朱标则陪在她身边不知所措。“兄长,请吧。”朱棣走过来,语气平静地说道。“四弟,你是不是知道什么?”朱标一把抓住朱棣的手臂,开口询问道。“兄长何必说这些?事情又不是我做的,我又能知道什么呢?不要让父皇久等,还有二嫂你也别落下了。”朱棣说话间,徐妙云也走过来搀扶起了吕氏。这一走,吕氏就是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原来此时的她已经双腿发软了!而等到吕氏被扶着来到仓库的时候,忽然立马传出一声怒骂。“哼!这就是被水患影响的棉麻?为何一个个都质地上乘,毫无劣质?”朱元璋冰冷的声音,让吕氏彻底失去了侥幸的念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