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章 胡馨月回门(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般良辰美景,朱元璋怎能不高兴?由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对胡大老爷的态度愈加热情。胡大老爷此刻也丝毫不敢摆架子。虽然他确实敢训诫朱标,但这不过是倚仗辈分和年龄的优势罢了。若是他将之前那些话告诉朱元璋,恐怕立刻就会翻脸。不过现在的胡大老爷可以说是“地位稳固”。毕竟太子朱标见到他时,都会称呼一声伯父!这难道还不足以让他满足?然而,胡大老爷心中十分清楚,他绝不能真的把自己当作长辈。有些话可以对小月儿说,却绝对不能对太子提起,因为太子虽为晚辈,但也是储君。仅凭这一点,李善长便不敢轻视他。此时的李善长只能暗自庆幸,还好胡大老爷近期越发低调,根本没提过想当丞相的事情。甚至在上次朝会上推举时,他还特意到宫中婉拒了。否则,以胡大老爷的能力、身份和背景,他将毫无优势,早晚会被排挤出局。与此同时,在外间喧嚣之际,东宫后殿内,朱标牵着新娘子小月儿,终于进入新房。---翌日清晨,胡馨月与朱标一同醒来。胡馨月因在胡府有早起锻炼及用餐的习惯,早已适应。而朱标则从小受朱元璋和马皇后严格教导,养成了这种作息。这对新婚夫妇发现彼此竟有相同的生活习惯,不禁感到格外欣喜。这个时代大多婚姻如此。像朱标和小月儿这样能够提前见面交流,还能听取父母长辈意见的情况并不多见。在那个时代,能够拥有幸福婚姻的人无疑是少数。大多数人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导致婚后需要更多磨合。若双方性格契合、情商高,这样的结合或许会成为一段美好姻缘;反之,则可能陷入长期的矛盾与痛苦之中。朱标与小月儿的情况截然不同。他们的背景和身份让他们无需为琐事争吵,只需通过沟通解决分歧即可。宫女服侍下穿戴整齐后,两人相视一笑,携手前往坤宁宫拜见公婆。坤宁宫内,朱元璋和马皇后见到这对新人,满心欢喜地示意起身。朱元璋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像普通家庭一样生活,不必拘泥于繁文缛节。他希望他们能齐心协力,延续家族的传承。朱标和小月儿恭敬地答应下来。小月儿作为东宫太子妃,虽地位尊贵,但并未表现出过度的敬畏,这源于她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小月儿听了朱标的言语后,转而看向朱元璋和马皇后,露出一抹浅笑,昂首挺胸道:“若父皇、母后如此说,月儿便大胆向父皇、母后讨一份权力。”朱元璋和马皇后听后都笑了,朱标也在一旁笑意盈盈地看着。“小月儿,你说说,想要什么样的权力?”小月儿毫不退缩地回答:“月儿想要的权力,是用来监督太子的身体健康,督促他每日练习八段锦,饮食起居多加留意。”“伯父曾经随口说过一句玩笑话,月儿觉得很有道理。”朱元璋听到这句话,来了兴趣。“哦?是惟庸的玩笑话吗?说来听听。”胡馨月点头道:“伯父曾开玩笑说,无论做官还是读书,最终比拼的不是别的,而是谁能活得更久。”“熬死对手,剩下自己独占鳌头,那便是第一。”“你根本无法拒绝,因为你已经熬死了所有人,自然成为顶尖人物。”起初小月儿并不在意,但越想越觉得此话有理。“太子有父皇、母后教导,又有众多贤臣辅佐,月儿并不担忧他的成就。”“唯有一事让月儿忧心,那就是太子的身体。”“只要太子身体安康,寿数长久,我们全家便可安享太平。”小月儿话音刚落,马皇后立刻赞同。“小月儿说得极是,应当如此!”马皇后说完还不满足,起身拉着小月儿的手,豪气地说:“我是标儿的亲娘,也是嫡母。你刚才请求的权力,我赐予你了。”“只要不损害太子在外的形象,你想怎么做都可以。”“该管教就管教,标儿若有异议,我替你撑腰。”“在东宫,你得把侧妃们都管好。”“朱标善良且专注国事,和他父亲一样。后宫的事就靠你了。”“你现在也能称本宫了,该管的就管,我相信你能做好。”胡馨月听后没有谦虚,而是笑着点头。“母后放心,这是我应该做的。”“若这点事都做不好,我这些年就被伯父教导错了,也白读书了。”这话虽直白,但朱元璋夫妇很喜欢。毕竟他们深知,作为太子妃,温柔的性格可不行。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没有点威严,怎能镇住后宫妃嫔?因此,他们对胡馨月越发满意,只是朱标脸色略显苍白。自家媳妇看来要开始掌控全局了。回东宫后,朱标忙于公务,胡馨月则召集了所有侧妃。新晋太子妃召见,侧妃们心中难免不服。胡馨月以后可是能决定她们命运的人。不仅是她们,她们的孩子也将由她决定。吕氏和其他侧妃恭敬行礼,听胡馨月带着笑容与众人寒暄。聪明的侧妃们怎会与真正的主人对抗?听她一口一个本宫,明显是在暗示身份。坐在一旁的吕氏表面平静,内心却怒火中烧。对于小月儿而言,胡府已成过去,东宫才是她的归宿和未来“战场”。如何管理夫君、侧室以及未来的子女,同时处理好各种事务,这都需要她用心经营。尽管任务艰巨,小月儿却充满干劲。在胡惟庸的影响下,她不再局限于琐碎之事,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未来。然而,当前首要任务是稳定内部。只有东宫井然有序,她才能专注于长远目标。东宫现有人员不少,挑选几个机灵能干的人分派职责即可。近几日,她需花些时间为东宫整顿一番。眉梢轻扬间,东宫已焕然一新。以往朱标身为正牌太子从不过问琐事,侧妃若想插手又缺乏足够权威,而有背景的内侍与女官常会刁难。小月儿则不同,作为正牌东宫女主人,她行事理直气壮,无人敢轻易阻挠。关键在于,她有个伯父胡惟庸,进宫如同回家一般自在。更不用提,她还深受陛下的宠爱和皇后的好感。只要有人敢在她面前无礼,立刻会被拖到殿外用大板子责打。即使有人高声称某人为干爹,小月儿也会冷静地回应。“我还在闺中时,即便宋大监到我家,伯父也只称呼他为老宋。”“宋大监见到我时也会恭敬地喊胡,你的干爹在我面前又算得了什么?”此言一出,所有的内侍和宫女都噤若寒蝉,再也不敢造次。毕竟,这位娘娘确实强势得很。也曾有人想要向朱标告状,但还没等他们开口,这位姑奶奶就在用餐时主动提到:“殿下,我今天教训了几名不听话的下人。”“其实也没怎么为难他们,就是惩罚那些不守规矩的,只是打了几板子罢了。”“我并不是要惹事,只是伯父曾教导过我,先发制人可以避免后续麻烦。”“一开始就树立威严,这样才能安心生活。”朱标听后微微一愣,随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笑着对一脸坦然的小月儿说道:“爱妃的性格果然像极了胡公教导的样子!”“胡公行事也是如此,讲究的就是直截了当,该出手时就出手!”“胡公的话确实很有道理,我一听就觉得深具哲理。”“等闲下来,我们一起去拜访胡公,也好让我听听他的教诲!”听到朱标称赞自己的伯父,小月儿非常高兴。“哈哈,殿下,我那伯父各方面都很优秀。”“性格很好,能力也很强,对皇家、大明以及百姓都有情有义。”“唯一不足的是,他这个人实在太懒散了!”朱标听后深有感触地拍了下大腿:“确实如此!胡公天生懒散,连骨头缝里都透着懒意。”“不过无妨,以前不便频繁登门,现在我已成了胡家女婿,陪爱妃回娘家总可以吧?”胡馨月闻言笑出声,还特意对他竖起大拇指。看着爱妃这般随性,朱标也忍不住莞尔。他对这位爱妃愈发满意,毕竟宫里能如此坦然交谈的人,她可是头一个。第二天便是胡馨月回门的日子,夫妻二人早早来到胡府。不仅要去拜见伯父胡惟庸,还得享受一顿丰盛的家宴。胡大老爷毫不客气,立即吩咐厨房拿出平日里自创的美味佳肴。一方面让朱标品尝胡府风味,另一方面也让入宫受苦的小月儿好好补一回。宫里的饮食规矩繁杂且不尽如人意,哪里比得上自家餐桌上自在舒适。别看他平日悠闲,但只要在家,总会抽空到厨房转转。从家常菜到各式点心,再到正式宴席的菜肴,样样精通。仅凭这些手艺,胡府的厨子宁愿将儿子卖身到胡府。这门技艺足以传承百年。其中的独家秘诀,数不胜数。上午三人聊得轻松,胡馨月兴致勃勃地讲述着宫中的经历和应对之策。她毫无隐瞒,连如何对待侧妃及警示下人的手段都直言不讳,甚至提及以背景威胁内侍之事,也未对伯父有所保留,因为她相信伯父会赞同她的做法。果然,胡大老爷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在朱标面前坚定表态,这种事一开始就该彻底解决。朱标笑着未多言,只是在一旁。到了午饭时,胡馨月看到满桌熟悉的美味,兴奋不已。东宫虽尊贵,但厨艺远不及胡府。朱标听她吐槽后颇感意外,皇宫御厨竟比不上胡府厨师。然而,品尝一口饭菜后,他便沉默了。---胡大老爷为小月儿回门设宴费尽心思。还未上主菜,各类她喜爱的小点心已陆续摆上桌,分量不多,只为让她尝尝味道,以免影响正餐食欲。朱标见爱妃毫不拘束地大快朵颐,自觉地收回了刚伸出去的手。没关系,这是爱妃娘家,正餐还在后头呢。自己可不能失礼贪吃。胡家老爷眯着眼睛,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一边吃着那些不起眼的小零食,一边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己的女儿。什么太子殿下、夫君,这些都不重要了。胡家老爷从前不是躺在那儿懒散,就是四处游荡,而现在,他满脸宠溺地望着女儿,对什么太子殿下、侄女婿之类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朱标,作为大明洪武皇帝的长子、东宫太子,未来的皇位继承者,如今却被冷落在一旁,连一句客套话都听不到。但朱标对此毫不介意,反而悠闲地踱步。:()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