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 长生法八段锦(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接着,他话锋一转,针对终日忙碌、无暇顾及自身的人群,提出了具体的解决之道。随后,胡大老爷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方法——练习八段锦。他不仅将动作描绘得清清楚楚,还配上了详细的解说。可以说,胡大老爷亲手打造了一本简易实用的养生指南。当然,八段锦虽然有助于强身健体,但要说它能让人长寿则有些言过其实。不过,胡大老爷丝毫不在意这些,他撰写此文的目的本就是吸引朱元璋和朱标的注意。若没有这样的噱头,这些人怎么会关注他的文章呢?所以,与其绕弯子,不如直截了当地抛出重磅内容。胡大老爷花了整整一个半时辰才完成这篇文章,经过反复校对后,他悄悄派人将稿件送往报社准备刊发。说来有趣,报社负责收稿和审稿的人员众多,偏偏这次是由新来的方孝孺发现了这份稿件。作为初次接触《大明周报》的方孝孺,一眼便被震撼住了。这位“赛华佗”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掌握如此高深的养生秘诀?随着方孝孺的一声惊呼,提到“赛华佗”时更是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当所有编辑看到这篇关于八段锦的文章后,报社管理层也不禁为之震惊。这赛华佗又开始闹腾了?报社遵循胡大老爷的规矩,只要有吸引力、合乎逻辑且无禁忌,文章便能刊载。思前想后,既然已发表了一篇,也不介意再多一篇。干脆,就让它登出来吧!这篇文章重见天日,立刻震惊了许多人。---对大明周报的老读者而言,近来赛华佗的名字比写话本的施耐庵更为人熟知。毕竟,话本可以日后阅读。但关乎长寿、养生的话题,谁会拒绝?此时,新生儿高夭折率令人胆寒,一场疾病或风寒足以毁掉整个家庭。更何况年长后,各种顽疾和衰老更让人痛苦不堪。在这个时代,长寿似乎是上天的恩赐。健康地活到老,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说不定哪天一场重病或一时疏忽,身体稍差的人就可能离世。现在有人在报纸上声称掌握强身健体之法,能养生长寿,谁能不感兴趣?顿时,原本热销的大明周报更加供不应求。无数人手握本期报纸,仔细品读赛华佗三字下的文章,宛如研读经典一般认真。对胡大老爷而言,要引人上钩,诱饵自然要充足。单是如何让人信服八段锦能养生长寿,这其中的学问不小。这篇文章从浅到深首先提到,“”适合什么样的人群。那就是心思稳定的成年人。只有成年人才能沉住气去修炼这个。而且,八段锦只是养生,还需要日常饮食充足才行。蔬菜、肉类、蛋类、水果,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胡大老爷为了显得高深,把这些统称为食材。不同种类的食材进入体内后,通过八段锦将其中的精华吸收进五脏六腑。这样一来,外部的营养补充内部的需求,这才算是真正的养生。也就是说,为了自己的虚构理论,胡大老爷确实创造了一套看似简单却相当合理的体系。即使几百年后,当现代科学发展到一定高度,看到这份报纸,也会佩服不已。到时候,可能会有很多人感叹:“我们国家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能培养出几位神仙又有什么奇怪的?”然而,也有人看完今天的报纸一头雾水。因为,八段锦他们其实很熟悉!这种东西在宋朝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但这并不是什么高明的战斗技巧,不过是道家和医家养生的一种罢了。一直以来,这种东西传播并不广泛!但在这些懂行的人眼中,报纸上的八段锦和他们所知的,虽然不能说完全不同,但可以说完全没关系。实际上,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最原始、有传承的八段锦,是有特定动作和呼吸方法的。而且这些动作,远不止八种,甚至包括相应的步法,非常正规。但正是因为这东西过于正规,还得靠口耳相传,稍不留神就会失传。很多东西根本就没有流传下来。或者说是流传下来了,却没有普及。后人习得的不过是简化版罢了。从科学角度看,这更像是一种老年健身操,而非古时养生术。它确实能活动筋骨、锻炼心肺、按摩肌肉,经验证确有其效。胡大老爷以赛华佗之名推广,称其可延年益寿,令京城议论纷纷。众人疑惑其效果及作用,性急者已依图练习。毕竟免费且无需额外花费,不妨一试。而大明周报的权威性也让许多人深信不疑,以为此法经过御批和御医审核。殊不知,朱元璋对此事更为困惑:这赛华佗究竟是何方神圣?竟公开传授如此秘法?莫非是隐世高人?不然怎知丹药之害,又如何将复杂的八段锦简化至如此地步?朱元璋虽对赛华佗身份好奇,但也渴望此法能助他长寿。,!尽管他自称看破生死,但仍向往长生之道。原本的世界里,人人都想活得长久些,谁愿意轻易放弃生命?尤其像朱元璋这样的,身处繁华世间,更不会轻易认命。赛华佗声称八段锦是延年益寿的绝妙方法,这立刻引起了朱元璋的兴趣。虽然他不确定是否真的能长命百岁,但哪怕是多活几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于是,他依照报纸上的指导,先从简单的热身动作做起,如活动手脚和腰部。报纸上提到,若不热身便直接练习,不仅无法达到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尽管朱元璋对八段锦的效果半信半疑,但他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了练习。这一尝试,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仅朱元璋,连朱标、马皇后以及应天府中的许多人都加入了修炼八段锦的行列。顿时,整个大明的氛围变得十分奇特。这难道是要全民修仙了吗?()---事实证明,无论是朝堂上的官员,还是市井间的百姓,终究难以抗拒这种“真香”体验。如此便宜又有效的“长生法”摆在面前,还能让人相信它能带来健康长寿,谁能拒绝?“来都来了”的心态不仅仅影响了朱元璋一人,而是让整个大明的臣民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对于普通人而言,一旦得知有这样的方法,就不可能再视而不见。这与别的世界或后世不同,大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个时代的人没什么娱乐活动,反而觉得无聊至极。自从有了八段锦,大家多了一个消磨时间的好选择。于是乎,整个应天府,不论权贵还是平民,都对八段锦痴迷不已。练起来!赶紧练!反正免费,谁不练谁吃亏!无非费点力气和时间,要是练成,好处多多。谁会不愿意呢?一时间,应天府随处可见练习八段锦的身影。有钱人家,在家中慢慢练习,旁边还请了“高手”指点。这些所谓的高手,其实就是医家或道家的行家,他们多少都学过甚至精通八段锦。只是以前很多人不知道八段锦还有养生功效。如今面对简化版的八段锦,他们自然明白其中奥妙。这些大户人家的主人,在这些高价聘请的高人指导下,确实练得像模像样。而普通百姓也不用担心。报纸上已详细介绍简易版八段锦,只要不是笨到家,都能慢慢学会正确方法。天赋差异可能让人进步快慢不一。但结果就是,应天府几乎处处可见讨论或练习八段锦的人。更令人开心的是,那些平日养尊处优的王公贵族,练习效果尤其显着。起初有人觉得自己天赋异禀。得意地告诉同事后,才发现大家都或多或少感受到效果。“并非如此,你们也有同样的感受?”“没错,这有何奇怪?不过觉得身体发热,精神略显振奋罢了。若非亲眼所见,简直难以置信!”“哦?还有更神奇的事?不妨说来听听,我也开开眼界!”“哎呀,许兄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今日传来消息,那位刑部左侍郎,才练了两天八段锦,之前因中风无法使用的右手竟有了些许知觉,还能活动。”“要知道,那位张侍郎曾遍寻名医,连陛下派来的御医都束手无策。”“如今不过两天,就已经开始恢复,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足以让张侍郎喜出望外了!”“这岂不是比咱们的精神焕发更加令人称奇?”话音刚落,许姓小官意识到自己有些大惊小怪。但他不知,此刻和他一样惊讶的人远不止在场之人。宫中的朱元璋练了两天多后,满怀喜悦地看向马皇后。“皇后,这两日我的呼噜是不是轻了些?”“我感觉精神好多了,睡眠也更深,似乎也不怎么怕冷了。”“你呢?练了之后感觉如何?”马皇后穿着粗布衣衫,银钗束发,笑意盈盈地看着朱元璋。“嗯,我也觉得挺好。”“你的确呼噜少了许多,睡得更实了。”“你有没有注意到,你的食欲也变好了?”“我也是,很久没这么痛快地吃饭了!”“如果不是被你的呼噜吵醒,我可能会睡得更舒服。”朱元璋听后大笑。“你这话怎么说的?难道是我的鼾声打扰到你了?”“我们已经是多年夫妻了,你怎么还能嫌弃我的鼾声?”“你应该已经习惯了才对。”“哈哈,这么说来,这八段锦确实有效果啊!”“这样就好,我们可以多留在世上一段时间了。”马皇后笑着点头。其实马皇后没说出来的是,她之前身体一直不太舒服。但练了几天八段锦,又照着报纸上赛华佗的建议吃了些肉蛋奶之类的食物。现在她觉得自己精神了许多。这种感觉真的很好。朱元璋此刻心情激动,从乞丐到,谁能不想活得久一些,看更多风景呢。无论多么理性的人,都不可能对长寿无动于衷,他也不例外。既然有这样的好方法摆在眼前,怎么会错过呢。于是,朱元璋带着马皇后和儿子朱标一起练习八段锦。目前看来,效果还行。不过也有不好的地方。唯一的遗憾是,这事传开了。难道大家都会像他一样长寿吗?还好,朱元璋可以让太医院为皇室成员调理身体。而且宫里的饮食和补品,比任何家庭都丰富得多。有了这些补品,加上八段锦的锻炼和御医的调养,普通百姓根本无法相比。:()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