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洪武大典(第1页)
“胡义,好好照看府上,关上府门,我去外边打听打听消息!”话音未落,胡惟庸根本不顾胡义是否同意,连衣服都未更换,身着便装便匆匆出门。坐在驶向礼部的马车上,胡老爷面色凝重,手捂着额头,心中思绪万千。他仔细地梳理着事情的来龙去脉。很明显,杨宪的倒台是这一切的。杨宪的,直接导致右丞相之位空缺。在大明朝堂上,尤其是这些高位,向来是一人一位,不容空缺。然而,回过头来看,这个位子并非那么容易就能坐稳。品级、家世、声望、能力……需要考量的因素多如牛毛。不料,经过一番周折,胡老爷突然意识到……天哪!自己似乎正是那最合适的人选。首先,自己当初是以重病为由,从丞相的位置上退下。这足以证明自己背景清白,能力更是不容置疑。说白了,对别人而言,担任丞相可谓是祖上积德的飞黄腾达;但对胡老爷来说,不过是官复原职罢了。其次,胡老爷无奈地咂了咂嘴……原本还想继续以身体不佳为借口推脱。可前段时间出考题、去礼部当值时也没见有什么大碍!因此,这借口也就不再适用了。真是烦心!最后,还不得不提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消息。他,胡惟庸胡老爷,即将成为大明东宫太子朱标的岳父……本就是陛下心腹老臣,如今又成了儿女亲家……胡惟庸上位后,不帮自家女婿,又能帮谁?反过来看,这般威势,朝堂上的百官,谁敢反对?或者说,朱元璋是否会乐见其成呢?毕竟,按照他那朴实无华的理念来看。这等于自家儿子的亲戚、长辈,在朝堂最重要的位子上辅佐着。这再好不过了!简直可以说是一份俸禄干两份活,还无须担心背叛。这真是太好了!胡老爷越想,越觉得自己重回丞相之位的可能性极高。顿时,眉头皱得更紧了。不行,还是得去礼部一趟。既然胡义的消息是从这儿得来的,那自己也来这儿探探就是了。其他地方去起来没那么方便,还是礼部最合适。反正都是上过朝的,想必有什么消息也一样。胡大老爷此时打算先确认一下消息。如果朝堂之上,真如胡义所说,闹得群情激愤的情况下。那么先把情况摸清楚,然后赶在朱元璋决定之前把这个旨意拦下来不就成了?虽然到时候肯定得想点别的办法。但至少……总比当丞相要好吧。那活儿,是人干的?凭啥别的穿越者,到了新时代就是帅得惊天动地,然后天天搁那儿屁事儿不干就修为蹭蹭的往上涨。甚至还有各种绝学签到就送,酿酒、中医、修仙、阵法、天材地宝……真就是啥都不用干就送上门啊。然后还有一大批儿跟石乐志一样前赴后继的往主角身上扑。管你之前是什么看见男人就想砍死的移花宫宫主,还是什么玩弄人心的妖女,甚至连出身高贵的公主而已得一一臣服主角胯下……那日子,特么的多逍遥啊。可到了他这儿呢,系统名字倒是挺好的,躺平休闲系统……可伱特么倒是让老子躺着啊。这前仆后继的冲过来要弄死老子的,和要让老子加班的,是几个意思?丞相那位子,特么的,但凡坐上去,几乎就没得休息了。每天不是在加班,就是去加班的路上。整个大明的事务,还不够忙活的?更别说,朱元璋朱皇帝本就把那丞相位看做了眼中钉肉中刺,指不定啥时候就要拿着开刀了。那自己这辛辛苦苦干点事儿,难不成就为了等死不成?不干!算了,先到礼部打听一下吧!不多时,马车到达礼部衙门。结果,方一下车,胡大老爷人就麻了。因为自门口开始,一路上都有人不断的在向他道喜。到没有别的意思,主要就是恭喜他即将重回丞相之位。听着这一个个花团锦簇的贺词,胡大老爷整个人都麻了。嘛的,到底是谁要这么害我?老子压根不想当丞相好吧!不行,得赶紧想个法子推掉!(本章完)------------胡大老爷这次来礼部,来得匆忙,去得也匆忙。没办法!他来这儿只是为了确认一下是否真有这么个消息。既然已经得到了明确的答案,他还有什么好待的?回到马车上,胡大老爷眉头紧锁,甚至开始咬起了指甲。娘的!麻烦了啊!真要让我当丞相啊!胡大老爷咬着指甲,紧锁眉头,思索着如何脱身。丞相是绝对不能当的。都不当!这玩意儿要是当了,还有好日子过?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杨宪的下场还历历在目呢,我当丞相难道就能好到哪里去?最关键的是,胡大老爷突然意识到一点。嘛的,他之前一直以为朱元璋会非常乐意让自己上位。毕竟我现在既是未来太子妃的伯父,又是淮西勋贵出身,还曾经担任过丞相,老朱高兴还来不及呢。可反过来一想,不对!老朱说不定还真不愿意看到朝廷上出现一个权势滔天的怪物。毕竟,要是我坐上那个位置的话,实力确实有点太吓人了。论出身、论关系、论能力、论职位、论人脉……综合起来,要是上面的皇帝不够强势,被这样的丞相架空都有可能。朱元璋那样死死抓着权柄不放的人,能容忍自己的丞相强势到这种地步?想想就不可能好吧。或者说,最有可能的是,老朱一时头脑发热,看到了我上位的好处。噔的一下,把我抬了上去。可转过头一想,咦,原来我上去以后,会给大明带来这么多风险。那不行,还是除了吧!这才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可这种情况对胡大老爷来说,简直就是噩梦啊。毕竟,无论是被抬上丞相位天天被事务逼得加班;还是辛辛苦苦当了几年老黄牛之后,被朱元璋找个借口除掉,那可都不是什么好事啊。对于胡大老爷而言,无论是哪个选择,都如同身处噩梦之中。想到这里,胡大老爷猛然惊醒。这绝对不行!必须趁着朱元璋还未完全下定决心,立即前往皇宫。无论如何,也要阻止这份旨意!不管做什么,都比担任丞相强!不能再拖了!必须立即行动,哪怕是付出一些代价,也比当丞相要好!他吩咐车夫调转方向,直奔皇宫。胡惟庸胡大老爷长叹一声。真是自己把自己推到了坑里啊。没错!胡大老爷决定为自己找个差事干干!在他看来,朱元璋这个人就是见不得他闲着。所以,眼下这右丞相的位置并不算什么。或者说,这仅仅只是开始。如果自己不能主动在朱元璋面前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这个老匹夫绝对不会放过他,绝对会给他一个“大惊喜”!与其被动等待,被各种棘手的职位折磨,还不如主动出击!没错,走对方的路,让对方无路可走!先给自己安排个差事,让他朱元璋无法再安排其他任务。不得不说,胡大老爷的思路总是那么独特。至于能否说服朱元璋?呵呵,难不成胡大老爷不当丞相就没有一点面子了?难不成胡大老爷不当丞相就没有一点脑子了?说服朱元璋?小菜一碟!他心中已经打好腹稿,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时,马车正好抵达皇宫门口。他迅速下车,整理了一下身上从未换过的家常衣服,大步流星地朝宫中走去。他本就是宫中的常客,朱元璋早已赐予他一块可以自由出入宫中的腰牌。更何况,他现在马上要成为朱元璋的儿女亲家,自然更不用通报之类的繁琐程序了。经过简单的检查后,胡惟庸便径直朝着谨身殿走去。这时候,朱元璋十有就在那里。果然,门口的内侍进去禀报后,胡惟庸看到出来迎接的宋利,便了然地点了点头。跟着宋利的脚步,他进去给朱元璋行礼后,朱元璋显得非常热情。“惟庸,你这消息倒是挺灵通啊!”“这么快就来谢恩了?”胡惟庸嘴角抽动,差点没当场骂出口。呸,这坏老头心思真够毒的。若是我答应下来,往后等着我的必定是没完没了的公务和不知何时会降临的杀身之祸。所以啊,这丞相的位子,绝对不能沾!胡惟庸立即正色拱手,回答道。“回陛下,臣今日前来,只为两件事!”“第一件,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切勿让臣担任丞相一职。”“臣如今已年事已高,身体状况远不如从前,精力也大不如前,实在难以胜任丞相的重责。”“此外,臣即将与陛下结为儿女亲家,作为准太子妃的伯父,若臣担任丞相,身份实在过于敏感。”“臣虽无任何不该有的心思,但天下愚人和目光短浅之辈可不少。”“届时,恐怕会引发朝堂!”“不如从一开始,臣就推辞这一职位!”朱元璋听了这话,整个人都愣住了。什么?我没听错吧?这可是丞相的位置啊!多少人一辈子连边都摸不到的丞相之位。你居然拒绝了?朱元璋一时之间感到无比困惑。他自认为对朝中众臣了如指掌,大明上下一切事务尽在掌控之中。可胡惟庸这一出,完全打乱了他的心思。不过,胡大老爷的话还没说完。“其次,臣今日前来,还有另一件事。”“臣打算自请任翰林院编撰,选拔有才之士,编纂一部书,名为《洪武大典》!”“此书将囊括从古至今所有的经史典籍、农、林、牧、渔等方面的知识,为的就是让后世子孙在需要查找任何资料时,都能从这部书中找到。”“有此书在手,才不枉我等追随陛下开创这汉家王朝、中原正统的大明朝!”朱元璋一听这话,顿时浑身一震,整个人都站了起来。天哪,这个提议,怎么听起来这么合我心意呢?老胡啊,你真是懂我!(本章完)---对于胡惟庸的拒绝,朱元璋起初有些意外,但很快便觉得并不稀奇。毕竟,胡惟庸之前已经多次拒绝了各种“好意”。朱元璋虽然对胡惟庸这种动不动就拒绝的行为有些半信半疑,但相比其他人那种一心往上爬的表现,胡惟庸的举动反而让人觉得更加可靠。不过,胡惟庸刚才提到的“洪武大典”,却让朱元璋有些摸不着头脑。:()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