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河西节度使(第3页)
午后。
楚禾正在国公府內编写《六学大典》,妻子杨怡在不远处的软榻上躺著,一边看话本子,一边欣赏楚禾认真书写的模样。
忽然王知行从宫中赶来匯报。
“大元帅,有河西派来的人,言北庭节度使、安西节度使纠集六万兵马至凉州,意图裹挟河西节度使宋崇兰反叛,被其斩杀,將二人人头送到了宫外。”
“哦。”
楚禾闻言將手中的事情放下,自从十六地节度使家眷被杀之后,楚禾便做出了布置,依靠潼关守关东。
又令陇右紧守要道,防备西边的三镇节度使。
没想到现在,河西节度使家人被杀后,不仅没有反叛,反而还斩杀了其他两个意图反叛的。
“宋崇兰在京中的家眷可还有未曾受害的。”楚禾当即问道,那日十六地节度使家眷被几乎杀尽,可那么多人,总归还有些旁支亲眷。
王知行略思索了下,回答道:“回大元帅,宋崇兰在京中的家眷,那日都遇害了,不过他还有一个孙女,已经嫁人,且那日恰巧没有赴宴,所以没有受害。”
“孙女。”楚禾想了下,道:“我记得宋崇兰祖籍乃是晋阳,你回宫中擬一道旨意,加封他孙女为晋阳郡主,赐郡主府一座,再拨五十精兵以充郡主仪仗护卫。”
“是。”
王知行立刻领命离去。
处理完这件事,楚禾又重新回去继续编写《六学大典》。
。。。。。。。
潼关。
有诗曾言,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潼关,关中天险,素称天下第一关,歷朝歷代拱卫关中平原的重要屏障。
一旦潼关被破,整个关中便是一马平川,再无险可守。
潼关位於黄河,渭河,潼水匯流交界处,潼关也因潼水而得名潼关。
北望黄河,南靠秦岭。
塬,是关中附近一种特殊地貌,呈台状,其上,平坦如镜面,四周则是刀削般的悬崖峭壁。
而从中原地区,进攻关中,在秦岭和黄河之间,便是大量的这种“塬”地貌。
顶部平坦开阔,四周则是深达百米的狭窄深沟,从一个塬到另外一个塬,便要走过这些狭窄深沟。
而潼关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关隘,在麟趾塬靠近黄河的河滩处,修建了潼关关城。
而后在潼关和秦岭之间连接的塬上,又修建了十二连城,以及大量的子关,孙关,扼守各个塬之间连接的深沟要道。
这些关隘之间互相通行,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