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收敛心性以聚人心月票加更(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人前的温良和善,不过是为了掩盖內在的凶戾残暴。

如果说只是振兴门楣,冯熙觉得能当上一方刺史,也差不多够了,享乐什么的倒也无妨。

但是感受到了弟弟心中的野望后,冯熙觉得可以再忍一忍。

兵家四派是为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兵技巧,冯熙好阴阳兵法,推崇孙臏“顺时而发,推行德,隨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

冯熙以为,欲成大事亦当如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天时难得,却也易得。

若帝王励精图治,政治清明,则大事不可成。

若帝王昏庸无能,政局动盪,则成就大事的天时便来了。

地利,他出为定州刺史,弟妹居於庙堂之中,形势有变,便可里应外合,此为地利。

唯独一个人和,是冯熙觉得是现在可以努力爭取的。

人心向背,即是人和。

人心包括军心、民心,还有官心。

军中有威望,士卒肯效死,是为军心。

民间有民望,百姓肯信任,是为民心。

官中有美誉,下官肯献策,是为官心。

欲得军心者,领兵征战,破敌斩將,爱兵如子。

欲得民心者,鞫狱以情,徭役简省,爱民如子。

欲得官心者,明察赏罚,举贤黜佞,待士如肱。

军心固则锋鏑所指,旌旗所向,无往不利;

民心得则仓廩丰盈,路不拾遗,无讼可爭;

官心聚则政令通达,群策群力,无怠可循。

《书》云:“民惟邦本“,然军为邦刃,官为邦枢,三者相济,天下归心。

冯熙按耐住自己那颗蠢蠢欲动的心,继续收敛心性以聚人心。

但是这不意味著他什么都不去做。

从州郡兵入手,便是他做的第一步。

先以常萨的名义,邀副都尉杨鳩、董颐等人前来召开军议。

杨、董等人不听。

又以都尉之令,责令二人和诸將前来。

仍不奉令。

最后冯熙以刺史之名责问,几人方才不情不愿地前来。

一踏入都尉府,冯熙带来的那些甲士就把他们团团围住。

杨鳩率先出声,“刺史如此,是为何故?”

“都尉三番两次邀尔等前来军议,尔等不来,又是为何故?”冯熙冷冷地看著他道。

常萨自顾自的坐在一旁喝酒,当做什么也没有看到,任凭冯熙对杨鳩等人发难。

倒不是他心大,只是冯熙与他同为外戚,他们天然地就站在同一立场上。更何况冯熙还是駙马都尉,带著博陵公主一同上任,打死常萨也不相信冯熙会有什么不轨之心。

即便冯熙提出想要定州兵马,他也不觉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毕竟在大魏,刺史、太守节制州郡兵甚至镇戍兵的兵马本就是常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