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莫失莫负山高水重(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平城皇宫。

孩童的哭声在殿中响起,温婉的女子轻轻地將他抱起,抚著他的后背。

哭声慢慢消退。

已经两岁的拓跋弘,睁著圆溜溜的眼珠子,看著抱起自己的这个女人,一把拽住了她的头髮。

冯有被拽的有些吃痛了,方才伸出手將他的小手拿开。

这孩子並非是她的亲子。

“子贵母死”始於汉武帝刘彻,却在北魏发扬光大,以至於竟成了一种惯例,一种不可打破的制度。

孩子的亲母姓李,出身於陇西李氏的支房顿丘李氏。

在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的那天,便被常太后下令赐死。

想到那天的场景,冯有仍旧是不寒而慄。

那个平日里待自己很好的常太后,在下令赐死李氏时,让李氏详细列数著她所要託付的事。

李氏每称述一位兄弟,便失声痛哭,不能自己。

而常太后却面色如常,丝毫不为所动。

若非有姑母冯昭仪的提点,那日被赐死的恐怕便是他冯有了。

她承认,拓跋濬很好,英武睿智,对她也称得上是爱护有加,但是李氏又何尝不是曾被他爱护有加呢?

帝王是最靠不住的,在帝王的心中,一切能威胁到他权力的人都可以去死。

拓跋氏更是如此。

儿子可以弒父,做叔叔的可以夺走侄子的位置,鲜卑的旧俗即便是经歷这么多年,仍旧向世间显露出它的狰狞和残酷。

冯有很噁心这些草原旧俗,相比这些,她更喜欢汉人的制度。

想要掌握自己的生死,就要掌握自己的权力。

她也需要阿兄和阿珙的帮助。

她的兄弟一定有能力帮她,这是源自血脉的联繫,也是孩童时期的相处留下的信任。

……

当冯熙將詔书內容告知曹家的时候。

曹大夫是惊惧的。

是的,惊惧,而非惊喜。

这是拓跋家的外戚啊。

曹大夫一生本分行医,从不奢望能將女儿嫁给高门大户,只求能嫁去一个品行不错的普通人家,平平安安便好。

拓跋家对待外戚又向来不是那么友好,可以说防外戚甚於防川,稍有不慎便是灭门灾祸。

木已成舟,又能奈何?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