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姜楠嘎嘎乐:“只要是肉,我都喜欢吃。”

周知行也觉得满足,看着近三十种火锅食材,感慨:“我以前也吃过火锅,只是食材没这么丰富。”

姜楠等人自然知道他说的以前是上辈子,纷纷点头。

姜满城也是深有同感的,古时候哪儿有现在好啊。他们现在可是新时代,是国家的主人呢。

吃饱喝足,姜楠又库库库地换了一堆水果,什么水蜜桃、砂糖橘、草莓、车厘子,不要钱似的往外换。

大过年的,就得吃点儿好的。反正是在家里,他们怎么造都没人管。

姜楠和陈金花吃着水果,看得周知行和姜满城二人齐齐震惊脸:刚才不是说吃撑了嘛,这么快又吃上了?

他们哪里知道啊,女人吃主食、吃水果和吃甜点,用的可不是同一个胃哦。

根本不是。

女人吃得再饱,都有胃口再吃点儿水果和甜品的。

想到甜品,姜楠嘿嘿一笑,打开系统,又换了两道甜品出来。她中气十足地说:“噹噹噹,红丝绒和海盐芝士!可贵了,就这两小块,花了我三十吃瓜币呢,快尝尝。”

周知行和姜满城连连摆手,他们吃饱了,真的吃不下了。

吃不下的两人主动去刷碗,姜楠则和陈金花吃了水果,又吃了甜品,母女俩乐得嘎嘎的,之后才一起收拾桌子,扫地,将家里简单收拾了一番。

丰盛的午饭后,四人准备先把春联贴上。

这年头,很多人家都会自己买红纸写春联,不过姜满城这辈子加上辈子都没什么文化,本来想直接□□联算了,没想到前几天周知行来的时候,带了两幅写好的春联。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横批没敢瞎写,都是一水儿的‘社会主义好’。

周知行上辈子虽是纨绔,字还是练过的,穿过来以后也装了一阵子文化人,时不时练几笔毛笔字,这时候拿出来,一手好字也不算突兀。

简单贴好春联,四人开始分工合作包饺子,姜楠负责调馅儿和擀皮,陈金花和面,姜满城和周知行包。

陈金花和好面后,又开始做炸货。排骨、肉丸子、萝卜丸子、豆腐丸子、带鱼、糖糕、年糕、面叶,各种炸货一下锅,走廊里立马香气四溢,瞬间吸引了很多小孩子来四楼转悠。

面对流哈喇子的一众小屁孩儿,陈金花一时心软,本想一人塞一个面叶算了,反正面叶也不是纯白面的,本来就是准备在大年初一,招待上门拜年的客人的。

可姜满城是个护食的,这年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没有平白给别人家孩子吃食的,就算过年也不行。姜满城和陈金花换了位子,郎心似铁,对众鼻涕孩视而不见,惹得小孩儿噘嘴抗议。不过再穷的人家,过年都会吃点儿好的,小孩子没讨到东西,吸溜着哈喇子回家了。

屋内三人有说有笑,没多久就包了三百多个饺子和近一百个大包子。陈金花每样都下了点儿,给周家送了两碗,开始准备其他年夜饭要吃的菜。周知行还没和姜楠结婚,再不能混在姜家,只得不情不愿地离开。

姜家年夜饭的餐桌上,陆续摆上了酸菜炖粉条、炝炒白菜、红烧肉、蒜香排骨,配上全家福饺子,虽然跟后世动辄二十多道菜的年夜饭相比,寒碜许多,姜楠却觉得无与伦比的幸福。

年夜饭后,当然是守岁了。按照以往的风俗,守到十二点,放一挂鞭炮,就可以回去睡觉了。可今年不是不提倡过年嘛,鞭炮就更不能买了。

姜满城本来没准备买鞭炮的。可他腊月二十九那天看刘老太买了啊,没忍住问了一嘴,刘老太神神秘秘道:“万翔邻居说,他家都买了,说是鞭炮能除祟呢。也不知道万翔咋了,没阻止,这不是大家都买了嘛。”

姜满城不用想就知道,这是万翔怕了,不过这样也好,放个鞭炮,大过年的也乐呵乐呵。于是,作业处几乎所有家属院,在十二点的时候,都响起了鞭炮声。

噼里啪啦,白雪映红鞭,一九六七真正过去,一九六八来了。

初一起个大早,到处都是相互拜年的声音。其实今年不提倡拜年的,可大家都习惯了,革委会也没揪着不放,大家也就放开拜年了。

相互拜年之后,继续上班,毕竟初一接着干嘛,没有放假的说法。其他地方不知道,但派出所却是闲多了,小偷也要过年,哪有大年初一就出来偷东西的。

所以大年初一这个班,上得还是很轻松的。姜楠带了些萝卜丝丸子和豆腐丸子去派出所,和大家一起品尝美食。姜楠并不是个例,温强家里父母都是厨子,还带了一饭盒儿饺子过来呢。不愧是专业做厨子的,那馅儿调得咸淡合宜,十分的美味。

有工作的,大过年还要上班。虽然轻松,但怎么也是大冬天出门,不那么方便的。没工作的,这时候就高兴了。相互拜年,串门儿聊天,过年气氛还是很浓的,到处都喜气洋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