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2页)
“奶,我回来了,奶。”还没到家,姜楠就大声叫了起来,声音喜悦得像树梢喳喳叫的小鸟。上次考试杜荷花没跟去,她已经半个月没见这小老太太了,别说,还有些想呢。
杜荷花人还没影儿呢,声音就飘了过来:“来了就进来,咋,还要我老太太亲自出去迎接你啊?”
姜楠咯咯咯笑起来,见小老太太身姿矫健地出现在院门口,旁边小姜河乐得嘎嘎笑,小身子一晃一晃的。见到姜楠,眼睛都睁圆了,挣脱小老太的手,哒哒哒跑过来:“姑姑,姑姑,糖,吃糖。”
姜楠将车子递给姜满城,弯下腰一把捞起小姜河,刮刮小家伙的鼻子,板着脸说:“小姜河,你是想姑姑还是想吃糖啊?”
姜河是个机灵的小家伙,才两岁就知道怎么忽悠大人了,他无比认真地回答:“都想,都想。”还点点小脑袋,表示他说的都是真的。
“这还差不多。”姜楠从兜里拿出一颗大白兔,递给小家伙,“这次就带了几颗,你要是乖,下午姑姑走的时候再给你一颗,好不好?”
小家伙将奶糖握得紧紧的,一脸的郑重:“我乖。”
杜荷花笑眯眯看着来人,问向姜满城:“来换干菜?”
姜满城竖起大拇指:“哎呦,还得是老娘您啊。咱家这次晒得多不?小行也想换点儿。”
姜满塘、姜满坡等人也陆续出来,姜满塘笑呵呵回答:“多,满城你放心吧,娘说小楠定亲了,亲家那里说不得也要换干菜,我们今年晒了好些呢。”
大嫂尹文娟附和:“小楠不是爱吃雪里蕻?这次我们跟高嫂子家换了些,她家每年都种雪里蕻,肯定够你们吃的。”
姜楠抱着尹文娟的胳膊撒娇:“多谢大伯娘,我就知道您疼我。”
一句话说得尹文娟都有些不好意思。
一旁姜槐、姜桐两个也放了假,在家呆着,只是看着没什么精神。
姜楠估计,是考试结果没出来,两人自己吓自己,吓的。
这种事儿只能自己想通,姜楠也没开口劝。她和周知行巡逻的时候见多了,有那紧张到魔怔的,路上听到别人说‘挂面’、‘落叶’这种带‘挂’、‘落’的词,都会勃然大怒,觉得对方在内涵他考不上。姜槐、姜桐两人只是没什么精神,抗压能力已经算不错的了。
眼见吴大锤那边这么久没动作,马红花这次又支棱起来了,她昂着头,一副天老大地老二她老三的架势,意有所指地说:“金花啊,听说这周日就出结果,新工人可以报道了?我家满坡和小桂可是铁打的石油工人,到时候报道都带什么啊?户口本、介绍信,还要准备啥不?”
闻言,姜槐和姜桐羡慕地看着姜桂,哎,姜桂是独生子,十八岁单独分户,确实是实打实的工人了。他俩还在空里飘着呢,能不能落地还两说,属实羡慕啊。
姜满城看着二嫂这幅作态,嘴角抽抽,杜荷花直接开口恁道:“要粮油关系,你有吗?少在这里嘚瑟,家里装不下你了是吧,整天废话那么多。”
杜荷花不耐烦道:“跟你大嫂去仓房,把干菜搬出来,没点儿眼力见的,满坡怎么就看中你这个没脑子的货。”
马红花撇撇嘴,哼,她可是扬眉吐气了,老太婆不满又咋了。她们二房三个人,可是出了两个工人呢。大房孩子多又怎么样?如今八个人,就大伯哥和姜柏两个工人,就算小槐、小桐都考上,也不如她们二房过得宽松。
她洋洋得意,搬干菜时头都昂得高高的,看得姜楠都担心她大白天落枕。
因着到西河岸时,已经快十二点了,姜家的午饭都快做好了,临时加了三个菜,热了十个窝头,才够吃。因着今年收成不错,分餐时,成人分到了两个半窝头,十岁以下的孩子,一人也有一个半。不过仍是个个吃得精光,仿佛肚子是个无底洞,再来多少窝头都吃得下。
饭后姜满城、周知行将带来的布票、工业票都给了杜荷花,尹文娟、马红花和陈金花三个已经收拾出来三麻袋干菜,一袋子有近百斤,装得结结实实。
回去还要腌菜,四人没多停留,说了会子话就离开。三麻袋干菜绑在车后座上,姜满城同志虽然脸皮堪比城墙,坐在陈金花的自行车横梁上时,老脸还是不可抑制地僵了僵。好在三人给他留了面子,出村时没骑车,保住了姜满城岌岌可危的形象。
村口魏家依旧吵闹不休,嫁过来没多久的知青叶春萍,望着骑车路过的姜楠四人,眼底羡慕嫉妒恨的眼神,浓烈得快要将空气点燃。
这么炙热的眼神,姜楠自然没有错过,她小声嘀咕:“那个叶春萍,怎么这么恨我?她不是自愿跟魏丰年鬼混的嘛,嫁进来不正好如了她的意?”
姜满城嗤一声,不屑道:“她过得不好呗,有些人是永远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她估计是因为当初没嫁给小桂,怨恨你了吧。”
姜楠无语:“我就见过她一次吧,这都能怨我。”
姜满城:“就凭你那次没帮她,就够她怨恨你了。好了,别想这种人,咱们回去还要忙别的呢,不值得为这种人浪费精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不用怕这种人。”
周知行点头:“对,要是谁都怕,日子就不要过了。”
姜楠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她只是觉得这怨恨来得莫名其妙。不过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她也不纠结了。
一路上,四人三车三麻袋,回头率百分百,姜满城破罐子破摔,逢人便打招呼,‘小白脸子’的称呼直接焊在了脑门儿,锃光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