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亏空(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观南怨恨地看了姜泠一眼,直叫姜泠觉得好笑。

"姜都知,这新升了官,就敢嘲笑起主子来了。"

观南嘟着嘴,显得特别幼稚,让姜泠笑得愈发肆无忌惮。

"你再笑!"观南拿起札子,做出要打姜泠的模样,最终却也只是轻轻地在她的头上碰了一下。

"看着糕点的份上,就不和你一般见识了。"观南又拿了一块糕点,放到口中细细咀嚼了起来。穿越了血雨腥风,最终回到了温暖舒适的宫殿,吃着香甜松软的糕点,竟让她生出了一点不真实感。

或许人们都是贪逸恶劳的,她现在无比希望时间在此刻定格。没有政事,没有战乱,没有欺骗与背叛,没有过去的遗憾,与未来的担忧。

可是,这是不可能的。

她又把玩起手上的短剑,想到了他的赠主。

也许是这一年有太多事情发生,她对情绪的感知都出现了一点问题。她万万没有想到,仅仅过去了三个月,她就已经感受不到丝毫悲伤或是愤恨了。荀忠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得模糊,只有手中的短剑依然陪伴着她。

握紧手中的剑,她莫名觉得安心。

但平静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陶婉卿很快就火急火燎地赶来了。

来不及等姜泠通报,她草草行了个揖礼,便开口:"陛下,您看过臣的札子了吗?"

"还没。"

陶婉卿微微叹了口气:"如今国库一分钱都没有了,但是两路水灾,两州起义,加上晏相的水利工程,边境常备的十万大军,已经一万官吏的俸禄开销,处处都是要钱的地方。陛下,一句话,臣今日前来是请陛下加税的。"

陶婉卿此时已经焦头烂额,这一个月以来,国库中已经没有一粒米粟。为了前线的口粮,她超发了二十倍的货币,让米价涨了数百倍。

更严重的是,这百倍的价格其实还是有价无市,因为货币的持续贬值,农民们不愿意出售粮食。吴国铜钱体系随之崩塌,商贩只接受金银作为交易货币,城市遭遇普遍的饥荒。而她也因此需要为各大主要城市提供救济粮。

因为没钱,她同时还需要加大劳役的征派数量,这为本就艰难的民生雪上加霜。

就算抛开道德人性的那一部分,她也确实不想干这种事。

一是为了个人前途,她这么做未必不会在将来为政敌送黑料。

二是为了国家前途,如今,百姓会因为这场战乱大面积破产。有的会落草为寇,为大吴的治安带来麻烦。有的会变为流民,很容易聚集起来发动起义。就算他们什么也不做,大面积的人口凋亡也足以摧毁国家未来的税赋。而货币的崩塌同样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大的经历去恢复。

但是她也别无他法,只能竭力维持军队的最低补给,并默默祈求战争早点结束。

如今,战争结束了,但是她的绝望还没有结束。

其实,如今铜钱已经成了废铜,要想用这些结了将士的俸禄与军功赏赐是极其容易的。但是除此之外的所有东西,都开始了涨价。而且,就有的货币体系坍塌,也就意味着,朝堂也需要用金银来购买所有的东西。现在,除了加税,他们还需要作一件事,那就是确定是否需要废除货币铸造,该用金银作为货币。

对于观南来说,她当然清楚财政的现状与加税的迫切。可是,如此行径会更进一步导致吴国内部的动荡,说不定会激起另一场战争。

而战争的消耗才是真正的无底洞。

可是,她也没有办法变出几万两白银度过眼下难关。

最后,她还是认命般地说出了那句话:"卿带人去查抄其他富商的家吧。"

"啊?不行啊,陛下!臣以后还是要做生意的,陛下如此行径,是要断臣的财路啊!"陶婉卿非常清楚,她要是真的这么做了,从今往后,就将彻底失去自己那些商路上的左膀右臂。

作为商人的老大,极有可能也会彻底失去信誉,失去财路。到那时,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势力的她,又该怎么继续待在朝堂之上呢?

"卿可要想好了,卿若是不抄他们的家,朕可就只能判卿谋反了。只是不知道,这作为朝堂之上的第一个女官吏,可会有人会为爱卿说情。"

陶婉卿瞬间红了眼眶,她不明白,陛下为何会是笑着说出那句残忍的话。但是她也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没有权力的她是没法为自己谋得半分保障的。

至少,被抄家的不是她,她也该感到高兴,对吗?

"臣明白了。"

"明白就好。朕给卿一队禁军,卿可不要令朕失望。"

"臣领旨,谢恩。"随着额头接触地面的声响,陶婉卿收拾好了情绪,也整理好了思绪。她本就是左右逢源的交际花,既然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又何必执着于这商誉的得失。她想要做的,从来都是个人利益最大化。

就算她不贪腐其中的钱财,拿走些船只、奴仆的,也不过分吧。

更何况有陛下的授权,她就可以将手伸向那些背靠官僚的漕商,夺了他们的业务。

这漕商中油水最多,她大可以吃干抹净后,将嘴一擦,转手告发他们贪腐,就又是大功一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