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断(第2页)
"以后不要这样做了,这次就算了。"对于军队来说,因为没有家人与烧杀抢掠的生活习性,流民的纪律性与战斗意志是最差的。大多时候,难以在战争中有所助益。更何况,姜泠夜里归营,是对军纪的一种破坏。如果只是因为这么一位素不相识的人,便更加令观南不快。
"但你这次也要受罚。"她随即又补上了一句。
"奴甘愿受罚。""也不会再犯了。"
"朕便罚你三个月的俸禄,下不为例。"
"奴叩谢陛下隆恩。"
"看来,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观南默默熄灭了蜡烛,躺在床上。
往事的一幕幕在眼前回响。今日已经是大年二十九了,再过两天,就是她的生日了。时间过的真快啊!这样想来,还能安安心心过生日的那十五年已然恍若隔世。
而那密室里的一切都已然在记忆中蒙尘,或许她本来就是个忘性很大的人,或许是人本来就更在意眼下的事。那些曾经被她认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停留在了过去。
但是,那个向她伸手,教她用双手捍卫自己尊严的人,是她永远也无法忘记的。也许没有他,就没有如今的赵观南。
不过如今,也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在这短短半月的时间里,她曾无数次地思考着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曾一次又一次地保有侥幸。她一直觉得,她的师父还是爱她的。如今,他所坚信的一切都已化作幻影,也许,他还会为了自己回头。若是如此,便是背上弑父杀君的千古骂名,她还是会留下他。但是,多么遗憾啊!他们终究还是要走上这条路。
她掀开营帐,在如水般柔和的夜色下,摩挲着他送的剑。她一直坐到天际露出了一点鱼肚白,她还是下定了决心,走向牢狱。
"如果是为了我,你还是不肯回头吗?"
荀忠抬头,眼神之中尽是坚定,"您凭什么以为,为了志向,愿意将一家老小送上刑场的痴儿,会为了一个徒弟,放弃自己的志向?"
观南悬着的心终于死了,一剑贯穿了他的心脏。
鲜血溅在她身上,她却像是没有知觉了一样,呆愣在那里。对荀忠的临死前的挣扎、抽搐浑然不觉,她只是感到心里有什么东西被堵住了,连一滴泪也没有留下。
自然,她看不见他眼中的欣慰与解脱。
他没有为大唐拼尽全力,那就下一辈子,再做个忠臣吧。
当晏江闻讯赶来的时候,一切已经尘埃落定。观南身着血衣,面无表情地走出监牢,却像是走进了另一个笼子里。
这份至深的痛楚,她将用一生去承受。
她麻木地站上高台,看底下的骑兵展开新一天的训练。
晏江一路紧随,许是怕她想不开,他为她带上了些甜食。
"荀忠的尸体怎么办?"晏江试探性地提问,并小心翼翼地把糕点递给观南。
"依照前朝的礼仪安葬吧。小心点,别闹出动静。"观南尝了一口那甜腻的糕点,慢慢地咀嚼着,神情中只有化不开的疲惫。
"陛下,还是去休息一下吧。"
"好。"她答应得极其利索,麻木地走向自己的营帐,默默地躺在床上。
她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光亮的白昼中极快地睡去。她睡得极其安稳,没有做任何梦,像是了却了一场心病。
但睡了两个时辰后,她还是被叫醒了。因为李翰海与唐元捷一起来到了营帐中,如今唐朝余孽剿灭殆尽,也是时候该规划下一步的行动了。
还真是片刻不得安宁。
"那蛮夷之辈如今连屠十五城,更严重的是那些高压政策。强制劫掠百姓口粮,对蔬果、盐铁征收重税。如今起义频发,他们却选择了进一步暴力镇压,甚至牵连其他地区百姓。导致红袄军的势力愈演愈烈,不得不分兵镇压。"李翰海开始陈述现状
"这年头天寒地冻,他们的粮草怕是早就不济了吧,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是,所以臣派兵烧了被占领地所有的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