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章 查嗣庭科场试题案(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雍正是个心思极为缜密之人,在对隆科多下手时,可谓步步为营。他深知,要扳倒隆科多,需先将其调离权力中心,再逐步剪除其党羽。其中,扳倒隆科多的幕僚查嗣庭一事,情节离奇,而雍正所找的理由更是令人匪夷所思。……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秋,一场震动朝野的江西科场试题案突然爆发。这绝非普通的文字狱,其背后隐匿着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脉络,与雍正帝精心布局打击隆科多势力紧密相连。案件主角查嗣庭,字润木,号横浦,来自浙江海宁。他出身于一个声名远扬的文人世家,查家在海宁堪称名门望族,宛如当今的“大v世家”,家族中人才济济,不乏意见领袖,在当地拥有着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回溯明清两代,查氏家族在科举之路上可谓星光璀璨。明代时,家族中就有28人考取进士;到了清代,查家在科举方面更是长盛不衰,共有16人进士及第。仅康熙一朝,便有十人高中进士,查慎行兄弟三人更是相继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享有“一朝十进士,兄弟三翰林”的美誉。查嗣庭本人亦是进士出身,其家族兄弟四人皆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康熙帝曾御笔亲书“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赠予查家,足见查家当时的显赫地位。或许鲜有人知,香港武侠小说家金庸便是查嗣庭弟弟的八世孙,由此更能想见查家当年的荣耀辉煌。查嗣庭于康熙四十五年考中进士,后经吏部尚书隆科多大力举荐,顺利进入内阁,被授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而后,又经左都御史蔡珽保奏,升任礼部左侍郎,并加经筵讲官之职。经筵讲官是中国古代官职,主要负责为帝王讲解经史等学问。雍正四年秋,查嗣庭担任江西乡试正主考官。在清朝,乡试主考官肩负出题重任。查嗣庭所出试题中有“维民所止”一句,此句原出自《诗经·商颂·玄鸟》,完整表述为“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本意是指国家拥有广袤千里的土地,乃是百姓安居乐业之所。然而,就是这样一句出自经典的话语,被雍正帝紧紧抓住,硬要说查嗣庭言论反动,出此试题必定居心不良,当即下令将其缉拿治罪。当时,包括张廷玉在内的一众大臣皆对此深感困惑,实在不知这句话究竟有何不妥之处?纷纷说道:“陛下,恕臣等愚钝,请陛下明示此句究竟何处不妥?”雍正帝一听,顿时怒火中烧,斥责道:“你们的政治敏锐性实在太差!把‘维’和‘止’组合起来看看,难道还不明白吗?”言罢,雍正帝将奏折狠狠扔在地上,满脸怒容。张廷玉赶忙捡起奏折,盯着“维”“止”二字,足足端详了一刻钟,忽然恍然大悟,惊叫道:“哎呀!‘雍正’二字,去掉上头部分,可不就是‘维止’吗?“臣明白了,这查嗣庭分明是在影射陛下无头啊!无头之意,不就是暗指陛下没有正当理由登上皇位,最终不会有善终吗?此乃中伤陛下之能事,可恼可恨!”经张廷玉这般解释,围观的臣子们也纷纷如梦初醒。纷纷上奏道:“查某胆大妄为,杀之方解吾心头之恨!”只是众人心中暗自惊叹,实在想不到雍正皇帝竟会有如此天马行空的联想,一眼挑出了这两个字。“佩服!佩服!臣等的政治触觉,实在不及皇上的百分之零点一啊!”众臣子纷纷发出感慨。那么,查嗣庭真的是故意影射雍正无头吗?要知道,传说中雍正十几年前被人砍了头,最后用金头代替葬入陵墓。但实际上,谁又能未卜先知料到将来之事呢?尽管查嗣庭聪慧过人,恐怕他自己也万万没想到,仅仅出了一道试题,竟会给自己招来杀身大祸。其实,从雍正帝下定决心扳倒隆科多的那一刻起,查嗣庭的悲惨命运便已注定。即便此次没有出题的问题,雍正帝也定会从他身上找出其他把柄。一旦被皇帝盯上,身上的缺点和毛病自然会被无限放大。雍正帝之所以盯上查嗣庭,是因为他平日里发表的诸多言论,皆不合雍正帝心意。雍正帝不想听的话,他偏要说;雍正帝做过的糗事,他偏要提及。这就如同某些热衷于蹭流量的大v,专挑领导的毛病。或许查嗣庭并非为了蹭流量,而是为了彰显自己与众不同,觉得自己比别人懂得更多、见识更广、看问题更为深刻。然而,这些观点却恰恰与雍正帝的心思背道而驰。同样的行为,放在其他臣子身上,或许会被视为敢于建言献策,但在查嗣庭身上,性质就截然不同了。关键是查嗣庭由隆科多举荐,自然而然被雍正帝视为隆科多一党,,!因此,查嗣庭便成为雍正帝打击隆科多势力的一个关键突破口。查嗣庭被关进大狱后,雍正帝命人查抄其府邸,结果发现在日记里面,查嗣庭写了许多“讥讪”“大不敬”之语,如对康熙朝政有所批评,称“戴名世案(南山案)冤枉”等等。最终雍正帝为查嗣庭量身定做了四十二款大罪,比如“大逆不道,怨诽诅咒”等罪,论罪当斩。还没行刑,查嗣庭在狱中含恨病死。但即便如此,仍未能逃脱雍正帝的严惩,被下令戮尸枭首。他的儿子查澐被判处斩刑,秋后问斩。胞兄查嗣瑮、胞侄查基虽“从宽免死”,却被流放至三千里之外。查嗣瑮年逾八十,不久便死于流放之地。族人或被流放,或被赐予功臣为奴。唯有其兄、着名诗人查慎行父子“从宽免罪”,得以释放。除了对查嗣庭家族的严厉惩处,雍正帝还下达禁令,停止整个浙江士人参加乡试会试三年。这一举措,对浙江的文化发展和士人的仕途之路,都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冲击。查嗣庭案被视为雍正朝的文字狱案件之一。查嗣庭案以科场试题为切入点,表面上看似因文字获罪,实则是雍正帝精心策划的一场政治打击行动。查嗣庭是隆科多的忠诚手下,通过此案,雍正帝成功削弱了隆科多的余毒,进一步巩固了皇权。:()清宫秘史十二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