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页)
听到了丈夫的喃喃后,正好走过来的安娜如此回道,并顺带着将丈夫的手指从嘴边拿开,不厌其烦地纠正着丈夫的这个坏习惯。
而费奥多尔却是在听到安娜的这句话后怔了一下,抬起头来看向她。
安娜微笑着继续说道:
“费佳你总说人是复杂且背负着罪恶的,但其实人或许也是天真而幼稚的……看这篇文章的人,有些也许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于‘美好’的憧憬,而有些也许真的就是相信这份‘美好’是真实的呢。”
费奥多尔那双紫红色的双眸仿佛放空了片刻,不知在自我思索些什么。
半晌,终于回以浅笑,那是一种也许他自己都没有发觉的,比平日里更多了几分真实的笑容:
“也许吧。”
……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甚至是恶人,要比我们想象中的他们幼稚得多、天真得多,其实我们也一样。
——《卡拉马佐夫兄弟》by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moscow(26)
26
俄罗斯的春天总是那么的短暂,转瞬即逝,夏日就这么在不经意间到来了,俄罗斯一年中最美好最令人愉悦的季节。
然而安娜的心情一点都不美妙。
莫斯科大剧院事件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当时,主编出差回来得知她自作主张地撰稿了那篇文章后,明面上当着办公室所有人的面赞扬嘉奖了她一番以展示其好上司形象,私下里则是找她进行了警告敲打。
意料之中的事情,业绩归业绩、地位归地位,她自作主张的行为的确是一来驳了他这个直系上司的权威、二来她伙同副编行事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种“叛变”。
但那又怎样,如果时光倒流,再来一次的话……她还是会这么干。
而在此之后的这两个月里,她和同事们的工作都还是老样子……看看时不时收到的各界名人发来的律师函警告就知道了。
最严重的一次,为了抓拍到一个男明星私会有夫之妇的照片,公司派了俩人狗仔做派地一路紧盯着偷拍,险些酿成车祸。事后,死里逃生的男明星想要起诉公司时,公司私下里反而拿不曝光其“奸情”作为交易进行“威胁”,最终双方妥协,息事宁人。
安娜坐在电脑前,看着过去这两个月里自己写的稿子,要么通篇注水、要么揪着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自由想象编造一通。
总之,都是些写完校对完后,她自己都不想去看第二遍的东西。
现在的这份工作,除了差不多够养家糊口外,还有意义吗?
或许她不该那么理想主义,接受这种现实、接受这就是生活,这世上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就是如此。
“安娜,主编找你!”
同事的呼唤声传来,把她从自我思索世界里薅了出来。
“好,我知道了。”
……
主编办公室——
“这都是哪里来的消息啊?”
听完主编下达的新任务后,安娜一时间没能也不想控制住情绪,近乎把不情愿的态度直接写在了脸上。
“消息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吸引读者、让读者看到!你抓紧时间,想办法从维克托那里套出话来,赶在别家媒体之前把这桩事报导出来。”
花滑队新一期的集训名单出来了,比起男队,女队内卷得更严重,女队的名单里有不少是刚刚从青年组升到成年组的队员,这对于俄罗斯花滑女单来说是最好的年纪。然而名单中有一位女选手在青少年时期的成绩并不亮眼,却依旧入选了,让不少花滑队的粉丝颇有微词。更要命的是,这位少女还被几次拍到和维克托单独相处,更让人怀疑莫不是因为和维克托这个花滑队的老大哥有什么特殊关系,才能得到这次机会。
安娜已经能够想象到这样的文章写出来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了,无非是利用了大众对“不公平”的不满和对“py交易”的厌恶来掀起话题热度。
这个刚满十五岁的女队员无论是真的凭关系入选、还是因为教练组看到了她的潜力,都必然会受到全民舆论攻击甚至网暴,无良媒体更是会趁机无孔不入地渲染这件事情,严重的话其职业生涯怕是都会就此毁掉。
而对于维克托……她相信维恰是清白的,且不说那个小姑娘并不是戳他审美的类型,更重要的是,维恰他喜欢的是男人啊!!!但就算事后维克托再怎么澄清、证明清白,对其声誉来说仍然会是一次重重的打击。维克托如今是全俄罗斯的偶像、英雄,是被捧上了神坛的人物,而一旦这样的神明身上出现了一点点瑕疵,无论是真是假,都会瞬间被众多觉得自己“幻想”破灭了的人狠狠踩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