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页)
可纪阳身为男子,其他兄弟都说要考科举,他也只能跟着说。
别说自己看出来了,就连文夫子也知道。
纪霆就不信,二房的大哥哥,难道不清楚?
果然,纪海神色一顿,明显是知情的。
过来闹事,不过就是给今日大房二房之争,出口恶气。
纪霆稍稍叹口气,颇有些烦躁。
等晚上吃饭的时候,饭桌上尤为沉默。
卓夫人有心想劝,被相公制止。
等吃过饭后,纪霆被纪伯章喊了过去。
“走吧,去书房。”
纪霆大概知道要聊什么,只是他也没想到,二房三房的战火会烧到他身上。
而且他也渐渐发现,自己想要独善其身,还想平衡这些关系,根本不可能。
进到他爹书房,之间桌子上,放着他给小五的笔记。
明显是三房派人送回来的,意思非常明显。
自己要带着小四读书,却是没成的。
偷偷给小五笔记,还是不行。
纪霆看着他爹,再看到满书房的书,有些不知道说什么。
纪伯章叹口气,开口道:“读书是一件很孤单的事。”
话是这样讲,纪伯章的语气却是十分柔和的,似乎在讲一讲很普通的事。
“读书,科举,都是这样。”
“越读下去,越孤独。”
纪伯章不知道怎么劝慰人,只能讲自己的事。
他的前十五年,都是在宜孟县度过。
从读书到一年年的私塾大比,再到考上秀才。
纪伯章天赋非常,这点大家都清楚。
可正是天赋,让他越来越孤独,甚至认为这是常态。
弟弟妹妹们刚开始是敬佩,之后的疏远,都让他有些困惑。
那怎么排解呢。
直到纪祖母把他的文章递给了嵩山书院,虽说是托了关系才送到院长手中。
但真正拿到邀贴的,还是因为纪伯章的文章。
那?
那二房三房,为什么说是他们用了这个名额。
纪霆不用他爹回答,约莫知道答案了。
纪伯章说到最后,只道:“你先学吧,先出了宜孟县,看看更大的世界再说,那里有跟你一样,有天分的年轻人。”
“不用困在这,也不用为这些关系所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