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3页)
然后,采用分层式填充法。水平分层填筑,每层土层厚度半尺左右为宜,石料填充不易大于一尺。遇到不平地面,从最低面开始填充。
最后,做好材料供给,提前存水,为冬天冻土期做准备,路面与桥相接时采用搭板技术,保证路面和桥底面同高。
三、注意事项
保证坡度的稳定性,压实的厚度,强度标准。定期检测修筑路面抗压能力,以及排水区排水情况。
附件:
1、材料标准表
2、强度标准表
拟定好总结后,季冬青招修路的大伙开了个会,带着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总结书进行分析,现场答疑。
大伙也纷纷明白了问题所在,之前修的路情况并不理想,如果要重返补贴的话,效果不一定理想。可若是要推翻重做的话,成本又要多花不少。
一时之间,他们陷入了两难之地。
季冬青却知道路是绝不能将就的,第一次如果修不好,后面又要进行无数的缝缝补补,耗时耗力耗钱。
季冬青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将之前的路面全部推除。
返工!
此言一出,不少村民们便有了怨言。
根据季冬青的提议,村里财务状况,会每周都粘贴在村委会前的公告栏上。
村民们知道修路并不是小的开支,此时推翻的话将损失上近千两银子。
一时之间,谁也不干了。
修路的事被迫搁置了下来,这几日大雨骤降,施工到一半的路面,被雨水冲击得不成模样。
瞧着路面被破损的更严重了,季冬青提着工具就冲了出去,她给自己施了个遮雨术,默默清理起了路面。
可她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
虽然连续干了好多天,却也只推掉了三分之一的面积。
季冬青却没喊苦也没喊累,这事本就是她单方面决定的。
更何况,修路出了问题,也确实是她没有调查到位。
季冬青不仅每天去推路,还把不推路的坏处绘成了图,贴在村里的公告栏。
她的坚持,终是动摇了不少人。
先是村委会的大家,不顾一切地走到了季冬青身旁,无声地干活。
而后受过季冬青帮扶的人都来了,包括阿婆。
但真正让全村人齐心协力来干这个事,是因为有人出了意外。
隔壁村的大爷,在外出的时候,因路面湿滑泥坑凹陷,摔了一大跤。
雪上加霜的是,王家村有个汉子听了村里的情况,连夜拉着马车回来,压到了这大爷。
见大爷头破血流,汉子本打算把大爷送医,谁知刚抱起大爷,就被他的家里人看到,被误以为是要杀人灭口。
汉子有嘴说不清,被大爷的家里人围堵着,原本漆黑而寂静的深夜,因这个突发事件,变得喧闹起来。
在听到吵闹声后,正在修炼的季冬青连忙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