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1页)
石头,王家村遍地都是,王年早就开始收集了。
熟土也非难事,只需收集泥土用高温烧制,王贵年轻时曾向邻村人学过这门手艺,他毫不犹豫就担下了这件事。
比较麻烦的是灰浆,好在季冬青曾在《天工开物》上读到过配制方法。
“灰一分入河沙,黄土二分,用糯米、羊桃藤汁和匀。”
季冬青按照需要的份额买了糯米和羊桃藤,将它们装入储物袋。
至于灰、河沙以及黄土,在各个村子都有闲置,季冬青打算去周围的村子收。
接下来便是聘请人才了,她根据列好的名单一一去探访,可不少地方都已人去楼空。
备选的名字一个个被划掉,季冬青也没能找到满意的人选。
与其这样耽误时间一个个去找,不如吸引人才找上门来。
说干就干,季冬青立了块木牌,用朱砂写上了“王家村招私塾先生及驻村大夫”一排大字。
不一会儿,就有不少人找上门来,如今刚大考结束,许多人落榜后都没有着落。
他们向季冬青询问收入,季冬青给出了私塾先生一个学生一年束脩一千文的价格。王家村目前一共有十三个适龄的孩子,算下来也就是一年十三两。至于驻村大夫,每月保底两百文,至于看病则另算。
这般优厚的待遇让很多人都心动,季冬青采取了自荐和他荐的方法,选出了满意的两人,让他们五日后来王家村任职。
搞定完材料后,季冬青赶到了县政府,里面吵吵嚷嚷的,也没有专门的引导牌。
一番询问下,季冬青才找到了负责财务的人。
那人态度极差,骂骂咧咧地帮季冬青办手续,在季冬青提交修路补贴申请书后,更是嫌麻烦不愿帮她上交批复。
“你这申请办不了,奖励金去左边的屋子取。”那人直接把手续单推到一旁,示意下一个人上前。
后面的人见轮到自己,直接把季冬青扒到一边。
季冬青仔细打量了这人一顿,到底是没说什么。
这县政府需要改善的地方很多,可终究不是她一个驻村员说了算的。
罢了,当务之急还是先领到奖励金。
季冬青去左手边的小黑屋领了灵石后,凭借木牌上到了二楼。
“小姑娘你有什么事?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男子拦住了季冬青的去路,以为她是浑水摸鱼进来的。
“王家村驻村员季冬青,来交修路补贴申请书。”季冬青拿出了申请书和木牌。
“你怎么不在一楼递交?”男子不解。
“他们不收。”
“谁不收?”县长带着些愠怒意味道。
“县长。”男子后退两步,将主位让出。
“县长。”季冬青也跟着叫了人,简单描述了下那人的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