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1页)
相信自己有“惊世才华”也就罢了,要命的是,他头上还真有一个才华惊世、纯粹靠读书就自己悟出来的顶级人物!这样两相类比,那激励的效果还了得?
所以,也无怪乎诸葛丞相会相信马幼常的本事了。毕竟在他看来,这位年少名士恐怕活脱脱就是个翻版的自己——如果自己躬耕南阳,心怀天下,靠读兵书就能通晓军务,那其他人凭什么不可以做到呢?而一旦这样的念头抱定在胸,那马谡的不少缺点——缺乏历练、言过于实——就不是什么缺点了;而武侯与此人对谈多次,恐怕议论的也都是军务大局,从来不会涉及到最基础、最细节,近似于一加一等于二的低幼常识。
——说白了,武侯也想不到居然有人这都不清楚啊!
这就是知识的诅咒,可悲的无知之幕了;一旦了解了某个知识,就再难想象浑茫时的状态。对于武侯与霍将军一流的人物,他们需要关心的只有大局,因为只要大的方向厘定,剩下的执行不过是轻松写意,顺手为之;而马谡一流的角色,刚好可以利用这个盲区,将自己包装成最讨人喜欢的样子。
作为同样深谙此道的角色,穆祺长长的、长长的叹了口气。
霍去病呆愣了片刻:
“这样,这样的人物……”
显然,这样离奇的人物,实在有些超出他的想象,所以居然憋不出什么话来。不过还好,全程围观的皇帝陛下已经冷冷开口了:
“这样夸夸其谈的人物能有什么大用?直接处置掉好了!”
果然是孝武皇帝的做派,看人不爽就要直接处置,从来不会手软;可以西蜀的局势,又那里经得起这样的雷厉风行?霍将军略一犹豫,刚要解释一二,却见穆祺含蓄一笑,已经接话:
“只会说大话,管大局,其实也不是没有用处。”
“哪里的用处?”
“只能谈大局不能谈细务,那就不要管细务。”穆祺轻描淡写:“这样的人,当个皇帝还是很合适的嘛。”
皇帝:…………
穆氏不再理会陛下骤然狰狞的脸色,兀自转过头去:
“烦请将军再与他谈一次,如果确如预料,不谙实际,那就只做一个随军的参谋好了,相信丞相总会量才使用。”
霍将军不知如何回话,只能默默点头。穆祺又道:
“如果整备在即,不知何时才会北伐呢?”
“……以现在的后勤判断,也就十余日的功夫吧。”
穆祺点了点头,再不说话了。
入城仪式之后,汉军于单于庭歇息数日,为伊稚斜单于举办了一次新的册封仪式,霍侍中代替皇帝宣扬天命,敕封伊稚斜氏为大漠的首领,天汉的藩属,领受朝廷的符玺,永远镇守草原的边疆——这是先前双方秘密协议中达成的条款,意在以这个册封的手续确立明确的上下尊卑关系,从此声张大汉统治草原的合法性;当霍侍中为单于加冕之时,大汉天子的无上权威也就从天而降,沉甸甸落在每一个叛逆者心头了。
——当然,以上效果纯属幻想。大汉初来乍到,第一次玩布狗天下这种游戏,可能还不太熟悉流程;穆祺这种读史书读多了的用屁股都能猜出后面的进展。区区一点庄严仪式怎么可能压制住普天下无边无际的野心狂徒?草原大胜的威慑力最多持续几十年,等到卫霍逝世孝武皇帝御龙升天,元气恢复的匈奴肯定又要蠢蠢欲动;到时候又会是连绵不绝的进犯、反击、吉列豆蒸、馋哭蒸鸭,直到新一代的单于毕恭毕敬,再次匍匐在汉使面前听封——往复循环,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