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1页)
她佩服王清莞的胆量,也爱她的才华。
父亲告诉她王清莞的事情,不是为了给她讲故事,也不是为了让她多认识一个人物,而是为了告诉她:在你之前也有人这么做了,你看她死得有多惨,所以你最好乖乖巧巧安安分分的,不要试图螳螂挡车。自不量力。
她也确实害怕了。
王清莞当初在男帝面前都失败了,她又为何要反抗?终究是会失败的。
自此将不甘藏于心底,不再说出任何拒绝的话。
不甘它只是藏在了心底,而不是彻底消失。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它总是会跑回来,在她的心尖跳舞,把她的眼睛弄得酸涩通红,她却找不到任何抵抗之法。
后来得知了那张以诗为名实际上用来交流的网也是由王清莞创建的之后,她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前几日她看到纸条时,心跳都停了一截,她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当初的事再做一次呢?除过皇帝不一样以外,还有什么不同吗?
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失败。
她嘴上是这么说的,心底却不是这样想的。
毕竟经年累月下来,她心中藏着的不甘已经叠成了小山高,眼下摇摇欲坠,倒下来将她砸死也只是时间问题。
她或许可以试一试?
轰轰烈烈地失败,总好过这样了无生趣地活着。
可是那一天还没到,就出现了意外。
少女将诗集捧在手上,看着上面的字字句句。
试探的触角刚伸出去就因为这个意外迅速缩回蜗牛壳里,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勇气也荡然无存。
她破罐子破摔地想,被砸死就被砸死。
就在这时,父亲命人传唤她过去,见面后问的第一句话就让她惊慌失措:“知彰,你和王清莞私下可有往来?”
山雨欲来。
古代篇之王清莞
定安长公主今年正好是五十岁,是大寿,府中的人自年前就开始置办物品。
结果一场大火将所有精心的准备都都烧了个干干净净。
五十的大寿怎么可以不办?对妹妹心怀愧疚的男帝可不同意,他大手一挥,将位置定在了宫中,这其实不合礼制。
群臣在这个时候也不想掺和,毕竟女子上朝这种大事陛下都破了例,这件不算大的事他们就算反对又有什么用?
不过是白费口舌,还会惹来陛下的厌烦。
就这样,在二月十六日、也就是定安长公主五十岁生辰这天,宫中上下趁着夜色就开始忙碌。
陛下说过,为了让长公主走出丧夫丧男之痛,这次大寿不仅要办,还要办得热闹。若是出了什么岔子,他们会被狠狠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