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3页)
“去他大父的!赵人竟嚣张无耻到这个地步,敢趁我秦军饮马时偷袭?明日我定要上阵会会李牧,问他到底还要不要脸皮子了!”
如今虽然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周礼数百年留下的深远影响,让人们做事时,多少还是想要一层遮羞布的。
所以,现在并没有夜半袭营的打法,而这种两军休战时、趁对方饮马偷袭的行为,也是世人所不齿的。
李世民沉思着没说话。
蒙武却摇头道,
“可此事正蹊跷在这里,如果是赵军俘虏了王老将军,必会第一时间把他推出来打压我秦军的士气,可李牧那边却毫无动静。而且,逃回来的副将也说,当日偷袭之人并非赵军。。。”
杨端和面色一凝,
“这不对!”
“这确实很不合常理。”李世民接过话头,
“按常理,王翦将军身为秦军主将,对方擒他,当然是为了拿他当人质大肆谈条件,可现在已经过去四五日了,王翦将军的下落依然毫无音讯,那么,偷袭者图的到底是什么?”
杨端和气冲冲把碗也放下来,
“臣以为,定是六国又在联手算计我大秦!此事应当立刻禀告王上,请王上定夺要不要增兵驰援。。。”
蒙武急忙解释,
“不!我早已派出探子四处巡视,宜安方圆数十里之内,只有我秦赵两国陈兵扎营,并未发现有第三国军队!”
“当日王翦将军饮马时带去了几人,逃回来几人?”李世民突然就转换了话题。
蒙武垂首看地,沉重叹道,
“他带去了副将三人,亲卫五人,还有十一名士卒,最后,只有一名副将和一个亲卫逃回来了。。。”
李世民疑心愈盛,立刻提出一个要求,
“可否让那二人前来?我有些话想问问他们。”
蒙武诧异看了他一眼,搞不懂小太子想做什么,耐心解释道,
“那名亲卫失血太多,第二日凌晨就走了。。。”
李世民眸光一动,提出要见一见那名副将。
不多时,一名高大憨厚的青年武将进帐拜礼,
“臣樊於期拜见太子,参见二位将军!”
李世民带着和气的笑意,目不转睛打量着对方,心中却升起了最高一级的警惕——
原来如此。
当日与王翦同行的副将,竟是史书上的秦国叛将樊於期!(1)
要知道,秦法虽严,对待战败的将领却并不苛责,不管是先前伐城失利的蒙骜,还是后来伐楚大败的李信,都并未受到秦王的处罚——
偏偏史书上,在樊於期战败逃跑后,秦王却怒而杀其父母宗族、赏千金万户侯取其首级,为何?
算算时间,对方逃去燕国的时机,正好是桓猗肥下一战死在李牧手上之时。
再加上如今王翦的意外失踪,李世民不得不怀疑,樊於期在这两个时空的肥下之战中,都扮演着同一个极不光彩的内贼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