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农家一向避世,就算自己亲自去请,对方也未必肯来。既然荀子主动提出此事,小家伙又起了这个念头。。。

还是让他借荀子的手,把对方请来咸阳再说吧。

秦王淡淡“嗯”一声,同意了孩子的请求。

等李世民大大方方把这事一提,蔺成立刻就很高兴,说他很喜欢咸阳,想马上写信让家人过来。

荀子也对李世民许下承诺:他也会写信劝蔺仪早点过来帮他打理田地的,不要担心。

。。。

秦王抱着李世民告辞出来,还没走到马车处,就听到一道激动的声音响起,

“王上!”

他转头循声望去,是李斯。

李斯一脸激动,小跑着前来行礼,

“臣李斯拜见王上!”

自从荀子来到咸阳后,他每日一有空就会过来陪陪老师——

当然,也是为了“偶遇”秦王和李世民。

他的运气不算好,当年来秦国谋官时,凑巧碰上了先王病逝,彼时新君尚年幼,秦国朝堂唯吕不韦一人独大。

为了在秦国立下根脚,他只得投入吕不韦的门下,当了一个小小的舍人。

这几年里,他凭借才能和洞察人心的本领,一步步获得了吕不韦的信任,终于被对方举荐给了秦王。

李斯早就看出来,秦王绝不会忍受吕不韦的摆布,所以一有机会就会对君王暗表忠心,好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现在吕不韦早已卸权归家,眼看离倒台只有一步之遥,秦王收拾吕氏党羽,是迟早的事。

他也是吕不韦的门客,生怕秦王会因此厌弃自己,真恨不得每日都待在君王身边歌功颂德。

只可惜在秦国,像他这样的客卿多如牛毛,无召是不得前去面君的。

这样一来,受秦王之邀前来咸阳小住,又与二公子关系密切的老师荀子,就成了他眼中的救命稻草。

虽然,他一次也没“偶遇”过秦王或李世民,却依然坚持天天来拜访荀子。

他昔年不过是一个小小仓吏,自认如同厕中之鼠,而来到秦国后,他从舍人一步步做到了郎官、长史、客卿,又怎甘心登高跌重?

万一,哪天就遇上了呢?

没想到,今天一下就偶遇了王上和二公子!

秦王对李斯印象很好,这是一个很有才干、做事严谨认真的人,于是他停下了脚步。

李斯压下心中的狂喜,在行礼问候了秦王后,立刻看向对方怀中的孩子,连声夸赞起来,

“数月不见,二公子又长高了!这眼睛亮汪汪的像一潭清澈泉水,真是让人一见难忘,一看便是福泽深厚之人啊。。。”

没人比他更懂得如何揣摩人心,王上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早就琢磨得一清二楚了。

比如,王上如今初为人父,又一举得了两子,最喜欢有人夸他的孩子了,但他不喜欢有人抢着抱他的孩子。。。

李世民看了看眼前面容清癯、一脸慈爱的李斯,又抬头看了看秦王。

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会夸人呐,看,秦王那疯狂上扬的嘴角!

不过,他还是从李斯强作镇定的神色里,捕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