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页)
“也不用太靠前,有个方便打瞌睡的位置就行了。”王蓝田道。
书院里并非都是一心向学的学子,也有过来混日子的,可把混说的这么明目张胆,理直气壮的,大概就只有王蓝田了。
连夫子都被王蓝田的不要脸震惊了,最后才憋出一句“你自己挑一个吧。”
王蓝田便趾高气昂地下去自己找座位了。
荀巨伯交过束脩后便轮到了卫乔昔,卫乔昔上去,恭恭敬敬地递上本子。
“襄樊卫乔昔,束脩八两金,旁边座位。”
束脩定的是八两金,卫家虽然有钱,卫乔昔却也不想再往这上面多花钱。
恭恭敬敬地朝夫子行过礼,卫乔昔便准备去找自己的座位。
只是步子才迈没几步,就听见马文才问:“敢问夫子,书院里未上束脩的还有多少?”
卫乔昔心下好奇,索性留在这儿看了一会儿。
不懂马文才用意的并非卫乔昔一人,夫子也很疑惑,却还是答了马文才的问题,“尚有二十。”
只见马文才微微一笑,“凑个整数,一人十两,二十人的束脩由我奉上,请夫子自行填上吧。”
马文才写束脩的本子上是空着的,原来唱的是这一出。替人交了束脩,等同收买了人心,这一举可比王蓝田那个一心想当书院老大却惹了众怒的草包聪明多了。
卫乔昔语气半真半假地对卫林道,“早知道我该排他后面,还能省去八两金。”
排在马文才后边的学子自然喜上眉梢。
夫子今年见的奇葩大约有些多,反复问马文才,“公子,这可是整整二百两黄金啊。”
卫乔昔自小同父母外出行商,世事见多了便知道,二百两收买人心实在是赚大了。
夫子笑的皱纹都堆在一起了,“马公子恩泽同窗,只是便宜了后面这些人了。”便对着后边的人道,“收案吧。”
马文才已离开,后边的学子也三三两两地散了,只剩下方才救了王蓝田的男子和那位娇小的少年。
卫乔昔打听过了,救人的男子叫梁山伯,那位小少年叫祝英台。
梁山伯道:“夫子,无亲不领情,无功不受禄,我们自奉束脩。”
卫乔昔没见过这样的愣头青,夫子也没见过。
祝英台奉上束脩,“上虞祝英台,束脩一百两黄金。”
卫林扯扯卫乔昔的衣角,“公子,是上虞祝家庄的人。”
卫乔昔觉着有趣,上虞祝家庄同襄樊卫家堡齐名,卫乔昔从小没少听卫夫人提起祝家庄,她记得卫夫人说过,祝家八子一女,最小的祝九妹就叫祝英台。
原来尼山书院男扮女装的不止她一个。
梁山伯也交上束脩。
“会稽梁山伯,束脩八两。”夫子看了一眼梁山伯,“八两,没有座位。”
祝英台急忙道:“尼山书院的束脩一向是八两,为何没有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