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我本就是狠绝指之人(第1页)
童路在苏宅禀报完这些消息后,得到的指示便是,后面私炮房的是江左盟负责暗访,得到的所有消息都透给沈追去查。后面梅长苏便开始琢磨皇后莫名其妙倒下的事情,因为靖王母子现在还处于萌芽期,消息不能及时传出来。所以只能从誉王那边得到宫里的消息。皇后的症状瞅着吓人,实际并无大碍,而唯一的影响就是不能参加年终尾祭了。这就更加诡异了,年根底下谁没事找事制造这么大一个恐慌,难道就是为了让她躺床上歇两天?于是便让黎刚请郡主去宫中,以请安的名义弄一张皇后的药方来。“宗主是怀疑皇后这次的病情是人为的?”“这场病来的太巧,不查我不放心。”“如果说要对皇后下手的话,那么最有可能的定是越贵妃和太子啊。”“正因为他们最可能下手,所以也最不容易得手。”他们在全盛的时候都没出此下策,况且岳氏母子近期接连被打压,元气还没恢复,根本没精力去嚯嚯皇后。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们狗急跳墙,以他们母子的调性,一定也是下杀手。这不疼不痒的,躺几天算怎么回事?往往越是这种不严重的事情,越容易混淆视听。“现在下任何的结论都为时尚早。可能皇后不去参加祭礼有什么好处是我没有想到的。又或许皇后真的只是得了一场病呢,我总有一种感觉,在这件事的背后,藏着很深的隐情。难道是我忽略了什么关联?言皇后。”苏哥哥习惯性的摩挲着衣角,所有人都只记得皇后是誉王的养母,越贵妃的死敌,失宠的一国之母。可她还有一重重要的身份,那便是她乃言氏一族,言豫津的亲姑姑。………【怪不得之前太皇太后说见见小辈言豫津也在哈,原来他有皇帝这层关系】【我觉得很难得,一般这种权谋剧跟争权着有关系的都会卷入党争,但是也是没有听说豫津和他爹参与】【是太子他们母子就会下死手,估计直接鹤顶红】【难住了吧,关键时候还是得靠老婆吧】【是呢傲娇男,之前还说:你要是想你就来吧】【死傲娇】………靖王从密道到苏宅在后告诉梅长苏静嫔在皇后宫里查到的线索“皇后种的是软惠草之毒”“软惠草?”“这种草药服之令人目眩,四肢乏力,食欲减退,可药性只能持续6到7天。”“殿下为何如此确定?”“皇后发病时,我母亲正随众嫔妃一起在正阳宫例行朝拜,症状看得清楚,事后也有探查,所以可以确认。”……【静嫔这就知道了?这么溜的吗?】【在皇宫中的女人不简单呀】【能在皇宫中生孩子的都不简单呀】【在皇宫中生了孩子还养大了的更不简单】【静嫔生了萧景琰这个皇子,但是在深宫中还是不受待见而且品级又低,即便是这种局面,没有活成怨妇,韬光养晦,先为自己安身立命,留着希望去寻找希望】【当得知景琰要夺嫡后,娘娘立即无缝切入战场。】………萧景琰送来的这个消息,眼前看来是有一些无厘头,但梅长苏愈加感觉得不对,手指又习惯性的随着脑子一起摩搓了起来。这背后搞事情的人一定不是什么仇家,能千辛万苦把药下到皇后的碗里,难道只是为了让她躺床上一个星期吗?而且这样的事儿随着皇后情况好转之后,大概率也是不了了之。梅长苏还在千头万绪摸索真相的时候,萧景琰却被梅长苏那跟着大脑不停转动的手指深深吸引住。“苏先生在想事情的时候,手里也会无意识的搓着什么东西吗?”这问题着实打了梅长苏一个措手不及,下意识的撒开衣角,紧接着眸中也闪过一丝慌乱,立刻轻呼一口气作为缓冲。大部分习惯性的动作都是不受大脑支配的,倘若这个时候否认自己的习惯,难保以后不小心再被发现。不破不立,索性就大大方方承认了。“我常常这样子,就算一个人发呆的时候,手指也会乱动。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习惯吧?”“是啊,我认识的人也有一个这样。”………【死手,差点就暴露了。】【梅长苏真的是大忽悠呀,这样都给靖王骗过去了。】【靖王可能觉得两人相差也没太大,所以也就相信了。】【要是你知道了眼前人就是你心里的白月光你得多后悔你现在的态度。】……此时的年终尾祭现场,言侯爷站在走廊上看着下方的祭台,此时一个道长走到他的身旁禀报。“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好,多谢你替我谋此大事,事成之后,你怕是要远遁江湖了。”“贫道明白。”………【什么大事?】【难道是修仙成功了?】【那为啥还要远遁江湖?不得开个学校呀?】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苏宅内,梅长苏起身与萧景琰一起来到了外面的客厅。“户部沈追正在查一桩大案,我怕他会有危险。”“沈追连私炮房的案子都告诉殿下了,你们的交情真是越来越好了。”“你竟知道私炮房?”在党争权谋之中,萧景琰遇到与之投契的人,无所谓其官位高低,瞬间化成暖男。当他们遇到头疼的事情,甚至亲自跑到黑道上为他们求庇护。而梅长苏直接把话题引到了私炮坊上,也是让他猝不及防。但想到连沈追本人都是他介绍认识的,相比私炮房的案子,多半也是这位梅宗主暗中推动。既然如此,那后面沈追安保问题应该也不大。然而对于靖王如此对待沈追这样的纯臣,梅长苏还是有些话要说的。“有道是君子可欺之以方,只有诚心没有手腕是万万不行。像夺嫡这样的事情,如果比的只是诚心和善意,史书上又何来血迹斑斑的。”梅长苏的话让萧景琰本来还算明亮的心情瞬间蒙上了一层阴霾。对于这些治世良臣,以他的性格自然不愿意对他们有所隐瞒,可他们不屑党附。而自己却有夺嫡之心,对他们更有拉拢之意,让他感觉到自己接近他们的目的不干净,想到这些就浑身不自在。然而,他也明白梅长苏所说,既然已经选择了夺嫡这条路,那熊掌和鱼便不能兼得。“先生的意思我明白,我已走上此路,当不至于如此天真。刚才说的话也只是因人而异,只怕你越弄心机,反而越得不到”用人之道向来都是德比才重,一心只为大梁清明和百姓平安,这是纯诚的初心和人品,那便是德。而能让一州一隅长治久安,为百姓谋得一粥一饭,专业储备过硬,对事严谨认真,此方为才。所以用人当以德为先。与他们的相处愉快也只是入门阶段的用人标准,而这过程无需党附。有德之人看重的是三观相同,目标一致,无需过多的手腕和心机先让人才向自己靠拢。而梅长苏所谓的利用,并不是一味欺瞒诓骗,而是将他们的严谨认真和极强的责任心,以及他们不同的行事风格。恰到好处的用在最合适的时候和合适的地方,从而让所谋之事慢慢的向自己的目标方向推进。此时正好梅长苏瞄到外面正在忙碌的童路,于是他便灵光一闪。“他叫童路,我与外界的一切对接都由他来负责。我对这个人可谓是信任至极,可是他的母亲却被我留在廊州,有江左盟照管。”萧景琰有些震惊的看着梅长苏,而梅长苏却坦荡回应着他的目光,淡定的输出着自己有些腹黑的用人观点。“我对童路委以重任,用人不疑,这是我的诚心,把他的家人留在手里,以防万一,这就是我的手腕。”“你一定要把自己做的事都说得如此狠绝吗?”“我本来就是一个狠绝之人,人素来只会被朋友出卖,敌人是永远没有出卖和背叛的机会的。”“这个我信。但你可知你若如此待人,人必如此待你。”显然,梅长苏的这句话也刺中了萧景琰的软肋。当年的悲剧不就是源于至亲之间的猜疑和撕咬吗?好在经历在这些阴狠和算计之后,萧景琰这个硬核青年依旧能保留着初心,一片赤诚地对待自己认为值得的人。“殿下尽可以用任何的手段来试探我、考验我,我都无所谓,因为我知道自己心里忠于的是什么。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背叛。”………【明明事实不是这样的,可是苏苏为了让靖王更好的夺嫡,就给自己塑造这种卑鄙谋士的形象】【是呀,这让靖王更加误会他了,说话也是直往苏苏的心上插刀】【靖王后面知道真相的时候该有多后悔呀】【明明他们两人都在为了同一个美好的世界而奋斗,但是苏苏必须表现得急功近利的样子】【这该死的宿命感】………:()让你写朋友你写琅琊榜权,文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