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刘钦趁势将插入进来的夏人逼退,与陆宁远会合,正要乘胜追击,忽然就听那参领指着他对旁人叫道:“找到那太子了!就是他,快回去报告!”

刘钦听得懂葛逻禄语,闻言心里猛地一沉,瞬间反应过来,怪不得此处会有夏人精锐,还在晚上进军,原来是在搜他,忙对陆宁远道:“不好,他们认出我,去搬救兵了,附近一定还有夏人!等他们合围上来,想走怕就晚了!”

陆宁远神情一整,也知道其中厉害,闻言马上就下了决断,“大龙,你带一队人断后,大队往南撤,往睢州方向会合!”

张大龙也无二话,马上答道:“是!”

刘钦拨马回身,忽然又想起那队百姓。他们各个拖家带口,有气无力,好半天行不多远,目标又大,带着他们等于明白告诉夏人自己在这儿,如何走得脱?必为其追破!一旦再落进夏人手里……

刘钦猛一激灵,不敢再想,侧眼向陆宁远瞧去一下,狠狠一抽马鞭,到底没有做声。

果然跑不一会儿,就碰上李椹和护送的那几千百姓,队伍长蛇一样,逶迤出数里地远。一旦张大龙抵挡不住,追兵赶上来只是早晚的事,不会比他们来得更慢。

刘钦驱马过去,一跃下地,让马抓紧填填肚子。这时雨已渐停,可仍是霜风凄紧,吹得人骨缝发寒。兵士不住催促百姓,帮忙提着东西、扯起跌倒的人,可队伍还是越走越慢。

真就要携民渡江不成?

刘钦瞧了一阵,愈发心焦,忽地横下心,猛一转身,瞧向陆宁远。

当初他联系上东宫旧臣之后,第一时间就从他们处证实,陆宁远所说不错,他确实还没见过刘缵,暂时也没查到他二人有何往来。从那时起他才终于看清当日隐隐感觉攥在手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陆宁远能忠于他大哥,如何不能入他彀中?

他此番不辞奔波,亲蹈险境,出发之始就请了皇命,借朝廷之口昭告天下,观众里面,自然也有他陆宁远。可眼下这个形势,再这样抱着大义的旗子不撒手,眼看连命都要不保,收服一个陆宁远,又有什么意义?

没有可犹豫的。刘钦下定决心,见陆宁远也正瞧过来,再顾不得其他,沉下脸就要下令,忽然,盔甲一动,像是从后面让什么给扯了一扯。

他惊了一下,连忙回身,就见一个浑身泥泞的女人怀抱着婴儿,吓得面容失色,要跪未跪,正朝着他不住告罪。婴儿手里攥着他盔甲上绑的绳子,仍不撒手,觉着好玩,反而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刘钦顾不上她们,抬手轻轻一拂,想将婴儿的手拨开,看它娇弱,怕伤到了,动作不快。谁知刚刚碰到,婴儿虽然撒开了绳子,那只小小的手却又攀上他的手指,几根柔软的指头一收,就这么握住了。

做完这件事,它就在诚惶诚恐的母亲怀里对他咧开嘴,发出快活的一声。

“呀!”

有那么片刻的功夫,刘钦头脑当中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想,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一道痛苦的激流滚上心头。

那是他在夏营当中受辱、对着刘缵跪拜、独自品尝痛苦失意的日日夜夜也不曾体会过的,不知是什么,可是在一瞬间占据了他,摧撼了他,让他不由自主地喉咙一哽,原本想说的话就没出口。

他慢慢回神,举着手没有挣开,就着这个姿势转回身,皱起的眉头放下,紧抿的嘴角也松开来,问陆宁远:“想法子把他们都送进睢州城去,有办法做到么?”

火光摇动中,陆宁远静静看着他,过了一会儿,断然答道:“有!”

第16章

“请殿下脱下盔甲!”断然说完那一句,陆宁远紧跟着又道。

刘钦疑心自己听错了,又问:“怎么?”

陆宁远答道:“既然夏人此来是为了搜捕殿下,不为劫掠,那么眼下不如同百姓分开走。殿下将盔甲交与臣,臣择一身量相当的军士穿上,尽量将附近夏人引去别处,殿下再领百姓一道赶往睢州。此去睢州城不远,以百姓的脚程,不出两日也就到了,臣那时再与殿下会合。”

刘钦点点头,松开婴儿的手按在盔甲后的带子上,正要用力一抽,忽然顿住,改了主意,“不,何必多此一举,我随你一道。”

陆宁远一愣,“殿下……”

刘钦抬手止住他,“你要说此行危险么?我若是贪生怕死之辈……”他说着,扬起马鞭向周围一指,“直接撇下这些人,命军士护送我飞马入城,最多不过两个时辰就能脱险,何必这么麻烦?”

“刚才那个参领一眼就把我认出来,显然不是通过盔甲,估计是给我画了像,在各个营里分发下去了,只凭一副盔甲就想糊弄他们,未免太一厢情愿。”

“一旦让他们识破,舍了你又追上来,那时候还是免不了一番死战不说,反而还要平白搭上这些性命。那不如我跟你一道走,先保住一边,咱们再想法脱身。他们人数虽多,可想要拿住我,怕也没有那么容易!”

陆宁远怔了一下,马上回神,拱手道:“殿下心意已决,臣便再不多言。请殿下上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