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Chapter 1(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纽约的夜像一张沉默铺展的深灰画布,飞机穿行在低空云层之上,机翼下的城市仿佛洒落在人间的珠宝,星星点点,在哈德逊河沿线跳跃、蔓延、交错。

夏知遥面无表情地走在最前头,一边拉着行李,一边指尖在屏幕上飞快滑动,页面一页页翻过。她心中涌起一阵烦躁,脚步不自觉地加快,步伐愈发凌厉。

刚踏出廊桥的那一刻,夏知遥就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她没回头,继续一边扫着手机上十几封未读邮件,一边拨出电话,声音冷静简洁地指派安排明天下午会议的时间与流程。

她一路走着,脚步坚定地穿过人群,余光扫到程悦气喘吁吁地跟了上来,察觉到她欲言又止的神情,也看见她眼角那一抹迟疑。

“夏总……您在飞机上没休息?”程悦终于试探着问了。

夏知遥语气平稳地答:“睡了四个小时,”这句话她说得很轻,仿佛真的是无足轻重的数字:“剩下的时间,可以安安静静做策划案。”

她当然知道自己看起来有点狼狈,黑白颠倒的时差让她疲惫不堪,可她不在意。

疲惫对她来说早已是习以为常的状态,甚至某种程度上,这种身体的疲累能让她的思绪更加清晰。

她向前走着,风从玻璃门缝灌进来,空气中带着熟悉的汽油味和潮湿的雾意。那种久违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像是被遗忘已久的记忆突然苏醒。

她忽然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天边,那片黯蓝未醒的城市轮廓,天还未亮透,车灯划破道路的光轨像神经脉络在跳动。一股复杂的情绪在胸腔里翻涌,既有归来的踏实,也有时过境迁的恍惚。

而她站在这城市的边缘,像一颗终于归位的齿轮,内心深处有什么东西悄然松动了,她低声说了句:“纽约,我又回来了。”声音很轻,从心底溢出,说给另一个曾经的自己听的。那个在这里奋斗过、迷茫过、也曾满怀希望的自己。

程悦没有接话,夏知遥听见身后行李箱轻轻拉动的声音,能感受到她快步追上的默契。但她没有回头。

夏知遥低头扫了眼手机屏幕,指尖一滑,几个文件窗口迅速弹出,“模型调出来,之前那组数据再跑一遍,我记得你们更新过基础假设。”

她的语音已然发出去,语气干脆利落,不容置疑。

“还有,跟那个的合作方案法务那边确认了吗?这是最后一步了,只要他们拍板,我们就有信心拿下。”

她的目光只是飞快地扫过屏幕,可大脑早已将推演逻辑排布成形,风险点、优先级、资源调度、节点对接,全都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

助理程悦拖着行李箱跌跌撞撞地跟在她身后,凌晨的生物钟仍在混沌中打转。

可下一秒,她点开程悦发来的ppt,眉心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她停下脚步,站在机场出站口,耳边是拖行李箱的杂声、人群的低语,还有城市凌晨还未散尽的汽油味。她回头问:“程悦啊,汇率你写的是哪天的数据啊?”

程悦明显一愣,语气里透着不安:“……是最新的,我想着越实时越好。”

夏知遥顿了顿,语气放缓了些,却依然清晰:“我们是做咨询的。你知道,咨询不是为了展示数据,而是为了帮客户做决策。”

她心里其实都明白的,程悦很努力,这点她看得出来,但有时候努力的方向不对,反而会让工作变得低效。她不想打击程悦的积极性,却又必须让她明白问题的本质。

她的语调却带着一种让人不自觉认真听的笃定:“你填的是昨天的汇率,我知道你是为了及时更新,但这种数据是要跑模型、给出建议的。汇率是浮动的,不能只看眼前。我们需要给客户一个有逻辑支撑的区间或者假设,哪怕只是平均值、中位数,也要让人知道你为什么这么选。”

夏知遥看了眼屏幕,心中闪过一丝当年自己初入职场时的影子。那时的她也曾为了一个数据的精确而熬夜,却不知道背后的逻辑更重要。她声音稍微柔和了一点:“做分析,最重要的不只是精准,而是思考背后的理由。你不是在搬运数据,而是在提供建议。”

程悦听着她的话不住地点头:“……我知道了,我会重新改一下。”

“好的。”夏知遥收回视线,语气淡淡的,却听得出一丝耐心:“别急,慢慢来。”

凌晨的纽约,她刚下飞机,连妆都没补,就已经进入战斗状态。

这就是夏知遥。她早已习惯了这种无缝切换,从一个时区跳到另一个时区,从休息模式瞬间转入工作状态。疲惫只是身体的反应,但她的大脑已经开始运转,开始规划接下来几天的安排。

他们一行人走进酒店,那是项目方安排的接待酒店。夏知遥一边办入住,一边。她的眼神扫过周围的环境,自动记录着有用的信息,大堂的布局、电梯的位置、商务中心的方向。这些都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派上用场。

直到门咔哒一声关上,世界终于暂时与她隔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