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1页)
第82章
沈伟掐灭烟头,指节敲了敲最上面那页,“这里边技术术语有点多,省经委领导怕是听不懂,我又改了改。”
他抬头,目光灼灼看着儿子,“平章,可我心里还是不踏实,万一明天镇不住场子怎么办?”
沈平章嘿嘿一笑,“我给你写的这些可都是满满的干货,绝对能技惊四座。”
沈平章的思路和理念,领先半个世纪,说技惊四座一点也不夸张。
沈伟目光扫过“计件工资制”“设备效能评估”等字眼,这些词都是儿子写的。
儿子现在是新材料研究院院长,写的东西自然也靠谱。
只是,他下乡插队三年,到底从哪学的这些?
要知道,大学都不可能学到啊!
沈平章突然说道:“爸,还记得你带我去看过的那台德意志机床吗?那些精密部件运回来时,工人们都不敢碰,生怕弄坏了。但你带着技术组加班加点学,最后不也让机器转起来了?”
“现在一切都在我们的计划中,明天的演讲肯定没问题的。”沈平章不停为他打气。
“对了,还有一件事”,沈平章话锋一转,“碳纤维两个月后可能要试生产,你可是答应我,帮我们试生产。”
沈伟沉默片刻,皱了皱眉头,“碳纤维材料生产难度到底有多大?”
“难如登天。”沈平章坦诚道。
“高温碳化炉就不再多说了,光预氧化炉的温控系统就改了十七次,原丝喷丝头堵了三十多次。但有一点我可以保证,一定能生产出来。”
“爸,请你放心,只要生产出来,就能盈利。”
沈伟蹙眉,“你小子不会是骗我吧,战斗机需要的材料,找谁盈利去?”
这个时候,沈伟突然觉得儿子有些不靠谱了。
沈平章却道:“爸,生产出来的首批样品,强度和韧度达不到战机的标准,但我们可以用来做鱼竿,一根卖三十块,成本不到十五,你说有没有市场?”
这是沈平章早就想好了的。
初期的碳纤维可以做鱼竿、玩具、自行车之类的,国内市场不足,就出口,肯定能盈利。
可沈伟还有疑虑,“可这样能行吗?”
“绝对没有问题,碳纤维产品就是海城机械厂最好的广告”,沈平章往前倾了倾身子,越说越兴奋。“等全国人民都知道海城机械厂能造高级材料,后续接汽车配件、航空零件的订单,不就顺理成章了?”
“空军能同意你拿军用技术搞民用?”沈伟再次问道。
“研究院成立时签的协议里写着‘军民两用技术优先转化’,空军那关我来搞定,你只管让车间腾地方,我们父子同心,为机械厂打下一片天。”
沈伟站起身,“平章,你老实说,是不是早就盘算好了?借省经委现场会立威,然后逼我把车间腾给你搞试验?”
沈平章迎上父亲的目光,没有否认,“张二铎他们不是想看你出丑吗?明天你就狠狠打他们的脸,最最重要的是,只有你说一不二,才能推行改革,对吧。”
这话也没错,沈伟之所以答应儿子一起搞这么一出,初衷是为了厂子改革,让海城机械厂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