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页)
王师傅忙一把拽住他,伸出手指头比划道:“一百块!”
林盼娣这辆旧车爱惜得还可以,换了配件性能还是很好的。陆赞想了想道:“一百二十块。给你五块钱寄卖费。”
王师傅脸上的笑容僵了僵,手指着他的鼻子,笑骂道:“我说小陆啊,不愧是供销社的老把式!猴精的!这车想卖一百二十块,我还得好好给你整整!”
陆赞脸上瞬间堆起笑容,连称呼都改了:“老王,那我把车放你这了!回头你出手了,上供销社找我就成!”
……
到了供销社,一楼已经开始做起生意了。烟酒糖柜台只有一个马师傅在看柜台,粮油副食品柜台也只有一个师傅。
陆赞跟两人打过招呼,便上了二楼。
毛师傅看到他,活像看到个大救星,一把拽住他小声道:“小陆啊,咱俩咋办?楼下两个柜台都在搞小动作,你看到了吧?老马神神秘秘的,肯定是卖掺水酒了。副食品的今天卖砂糖垫两层毛边纸,占心渣儿都收拢起来卖了!一斤一包,卖3毛钱……”
陆赞:“他们有他们的法子,咱们有咱们的法子,你手也可以崩紧点。”
毛师傅直拍大腿,急道::“咱们二楼百货柜台,客人只有他们的一半!崩紧点也就那样啊!”
这个倒也是。毕竟民以食为天,这年月大家都是顾嘴不顾腚的。管住嘴巴和肚皮已经不容易了,哪能见天来扯布买日用品呢?
陆赞抿唇道:“老毛,这几天你看柜台吧,我下去想想办法。”
毛师傅听他这么说,瞬间转忧为喜,忙拍着胸脯保证:“好嘞!你尽管去,柜台这边交给我。”陆赞这家伙路子广,见识多,又识货,肯定是已经想到办法了!
陆赞嘱咐完毛师傅,便去李主任办公室,找他要了张农民自产自销证明。
供销社经常会收本地农民的自产粮。为了防止投机倒把的行为,农民将自己收获的农产品卖给供销社需要大队开自产自销证明。社里为了应对上面检查,李主任也找几个大队开了空白的自产自销证明备用。
陆赞这回打算去平西市隔壁的长水市下面的公社收点皮子,再转手给收购站。转手的过程中,自产自销证明是必不可少的。
李主任听说他要下去收皮子,不由唬了一跳:“这风险也太大了!现在皮货生意难做,搞不好就折本……”
陆赞双手插兜,淡声道:“主任,我不去也行,您赶紧把供销社的内贼抓到。眼皮底下少了一匹布一条烟,不是自己人干的我真不信!”
李主任愁眉不展:“这事就算破案了,真是店里人干的,你说店里这几个师傅一个锅里搅勺这么多年,我是举报还是不举报?”
陆赞垂头不做声,半晌咕哝道:“我就知道您那天说的去县供销社举报是吓唬我们的……”
“哎!出了问题,现在只能一起担。实在要是到了月底帐对不齐,大家只能自掏腰包填窟窿了,到时候我多出点……”
李主任叹了口气,又嘱咐陆赞注意安全,办完尽快回来。
*
安丰县是个高氟地区,生态环境不能说好,当地老人中很多牙齿发黑,患有氟斑牙,肺病也是个常见病。
即便如此,大部分工人还是嫌麻烦,再加上矿上的安全防护意识也不够。能好好戴口罩的矿工是少之又少。
盼娣摘掉口罩,只有鼻子和嘴巴是干净的,头发上、衣服上、脸上甚至睫毛上都全色白色粉末。她看了眼工作组的其他人,也跟她差不多。
省地质队的队员和专家们装备显然要好一些,除了防尘口罩,他们还戴着一种特制的眼镜。独特的装备在矿井格人引人注目,大家一眼能看出谁是省里来的专家,谁是红星的职工。休息的时候,沈子骞看盼娣在好奇地看着他的眼镜,便摘下来给她看。
沈子骞:“这个是部队用的风镜,挡风沙用的。”
盼娣拿在手里的掂了掂:“难怪。在南林我还没见过呢。”
这风镜很像早期飞行员用的护目镜。除了镜片和金属的镜框,其它部位主要材质是帆布。密封效果肯定是赶不上后世的护目镜,但戴上比不戴的保护效果好太多了。
沈子骞看她饶有兴致地研究了半天,似乎有些爱不释手的样子,便笑道:“你要是喜欢,这副送你了。我有两副一模一样的。”
盼娣眼睛亮了,她真的很想弄一副风镜给母亲,但凭白收人家这么贵的东西,又觉十分不好意思。
她想了想道:“这个很贵吧?我跟你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