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1页)
盼娣神色一变:“怎么可能!我爸走了,大伯二伯见我没有兄弟,天天逼上家门想分我家家产。我才不会这么便宜了他们去呢!我已经当村支书面,跟他们签了字据,两个月内要招个上门女婿,不然我爸留下来的家当就由他们分了……”
“两个月招个上门女婿?”田芫华瞪大眼睛,“这,这,这,太离谱了吧……”
“先守住我爸留下的三间房再说吧。”盼娣轻叹道。她早已经想开了,穿成这个年代的“绝户女”,无论如何要先将养父留下的家产给守住了。
……
两人到了废石厂,盼娣找到工厂的负责人张厂长,把村长给的证明信给他看了一眼。张厂长蒲扇般的大手一挥,让底下一个姓吴的工长带两小姑娘去。
吴工长询问了盼娣家后院院墙大概的长度和高度,大致估计了一下:“双轮车十四五车差不多了,你给个三块钱吧。”
这价格还不到青砖的十分之一,林盼娣一双眼睛顿时笑得像两瓣月牙,从口袋里掏出三块钱递给他,“吴同志,太感谢你了!”
两个瘦得一阵风都能吹倒的小姑娘大老远跑过来买石头,吴工长多嘴问了一句,“买石头回去盖院墙,那你们雇人了没有?”
林盼娣摇了摇头,脸上笑容不变:“没有,我打算自己来盖!”
吴工长赞赏地看了她一眼:“小同志可以啊!这样吧,我们这有个司机刚好是林家湾的,待会你们跟他的车走,我让他帮你们把石头运回去。”
“太好了!”林盼娣和田芫华都是一脸欣喜。
吴工长:“我们司机只负责开车啊,搬上搬下你们自己辛苦一下。”
“没问题!我们自己搬!”盼娣从包里掏出两手棉线手套,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吴工长,你们这是不是还有废萤石可以收啊?价钱贵不贵?”
吴工长指了指废石厂西边方向:“有啊。那边就是萤石区,价格比你这个石头肯定是要贵一些的,不过普通人家拿回去没啥用啊。”
盼娣想了想:“吴工长,我能捡几块萤石回去吗?”
吴工长笑道:“看你这妮子说的,咱矿山公社缺啥都不缺石头,这废石厂的石头随你捡!”
……
垒院墙的石块装车好了后,盼娣到旁边萤石区捡了几块石头。
红星萤石矿不愧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萤石矿。她穿过来之前小时候也是在矿区长大的,父母所在萤石矿区规模比红星要小得多,那时当地的萤石大部分被制成精粉销往日本。
1974年国内氟化工行业还未发展起来,出口也很少。萤石主要用于钢铁冶炼。炼钢铁加入萤石,能提高熔液的流动性,除去有害杂质。红星萤石矿的那些品质好的冶金级矿石基本上被国内几个大型钢厂给承包了。
同一时期,其它国家氟化产业已经发展起来了,萤石大量用于制冷剂的生产。日本甚至还将萤石用于光学领域,开发出了萤石镜片,萤石的折射率和色散极低,比光学玻璃的显像更鲜艳、细腻。
而在矿山公社,萤石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却成了最不值钱的玩意,大批量地开采出来,直销到各大钢铁企业,然后被投放到冶炼熔炉里……
盼娣站在废石厂的萤石堆上,这里的石头都是氟化钙含量很低、品质比较差的普通萤矿石。一眼望不到头的灰扑扑的石块。乍一看像是普通石头,仔细一看却发现颜色和普通石头不一样,绿色、紫色、蓝色、各种颜色的石头在太阳底下发出幽微的光。
按书里所写,1974年日本派出考察团到安丰,伊春公社的东风萤石矿成为第一批赚取外汇的单位,规模更大的红星萤石矿却被甩在了后面。打那以后,红星便一直被东风压一头,连带着矿山公社老百姓日子也不如伊春公社老百姓红火……
盼娣在一堆萤石中翻捡一通,终于找到一块好看的浅青色的萤石,对着太阳光转动角度,这光泽也太好了吧?
穿过来之前她曾经在工艺美术史的课上接触过萤石,课堂上老师展示的那些萤石工艺品,看上去死气沉沉的,完全没有眼前的石头这么莹亮。
她挑了几枚颜色各异的萤石放进自己的挎包里。这个石头倒是可以用来雕刻一些小东西试试,品相比自己以前在工艺美术课上看的萤石要好多了。
……
陆赞那边消停了几天后,中午和小马一起在十里大道的国营食堂吃饭,一人点了一份光面。
清汤寡水面条上面飘着几粒葱花,小马吃面没啥讲究的,头碰头,唏哩呼噜几下便吃完了。吃完抹把嘴,一点油腥没有,摸摸肚子,也只有个半饱。
小马每个月工资都要上交给老娘,一半补贴家里的日常开销,一半攒下来留着娶媳妇。吃饭的钱都紧巴巴的,跟着小陆哥手头才稍微宽松点。
最近废石厂那边停下来了,日子又难过了。
小马吃完了,看着坐在对面的陆赞吃。一碗光面小陆哥吃得也跟别人不一样,滚烫的面条不着急下嘴,先将葱花挑出来,再吹一吹。然后转动筷子卷起面条,吃一口面,喝一口汤,不慌不忙,气定神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