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人间四月天(第1页)
欢歌笑语中迎来了四月。
小五儿捏着凌峰的信看了一遍又遍,蚂蚱蹲在她旁边眼巴巴地看着。
坐在桌子对面的司马熙笑道:“你凌大哥却不曾想念咱们,他在那里如鱼得水,得意的很呢!”
小五儿放下纸,站了起来伸个懒腰道:“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忽见司马熙低头抚弄笛子,小五儿道:“这几日都没能见到亭亭,每次去了都不在。”
司马熙道:“你若是想念她了,我们自己接出来就是,你一会儿午饭后就先去找那温妈妈预先说了,明日我们就去踏青。”
小五儿吃过饭,顺手拿着母亲秦氏新钩的一件粉色镂花半臂去碰碰运气――总不能坐吃山空吧,兰家母女推陈出新钩了春装。
小五儿先去找了温妈妈,温妈妈初见是个小厮,先还待搭不理的,见了白花花的银子,这才眼笑眉开地说:“好,好!明日便可,我们莲生姑娘都快被那周公子包下来了,这下子也让他急急!”小五儿不理她说些什么,只说好了明日早上便可。
转到楼里,亭亭果然又不在,珠珠也出去了。那镂花半臂倒不愁卖,见了姑娘们就拿出来展示,她们本来就爱凑热闹,围到一起叽叽喳喳,有出手阔气的恩客直接赏出银子来,拎了衣服给自己喜欢的姑娘。
小五儿一下午的忙碌,找紫影和阿混混,准备各色吃食器物,看看准备齐全,坐下来歇息片刻,一直兴奋地跑来跑去的蚂蚱也挤到小五儿怀里,小五儿抚摸着它,忽然想起凌峰来,不禁一阵发呆。
第二天小五儿一早就去接亭亭。春季游玩的人多,在水一方的院子里已经有了车马。
小五儿推开“淇水烟霭”虚掩的门,却见亭亭身着盛装,正襟危坐,脸上却泛着愁容。
见小五儿进来,亭亭沮丧道:“不知今天是谁约了我去踏青,我不愿意跟不熟悉的人出去,还不如跟周公子出去。恐怕和你也说不了几句话就来接了。”
小五儿笑道:“是我们约了你啊。”
亭亭呆了一呆道:“是你和司马大哥?!”见小五儿点头,脸上的阴霾立刻一扫而空,喜笑颜开地摘下头上的首饰,又是欣喜又是埋怨,边说着边洗了脸上的妆容,换了家常穿的雪青裙襦。
姐妹两个说说笑笑走到楼口,正碰见温妈妈扭着腰肢走过来,忽看见亭亭的样子,笑容顿时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惊愕。
小五儿见状笑道:“妈妈不要吃惊,我家主人就喜欢莲生姑娘这个样子!素面朝天,清水出芙蓉!”
温妈妈见说随即欢喜道:“好,好,这样也好看!”
忽听得有人喝彩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得好,此句正可用在莲生姑娘身上!”小五儿循声望去,却见一蓝衣公子翩然而来。
小五儿一看却认得,正是周公子。
那周公子笑容可掬地和亭亭说了几句话,复又夸赞了小五儿两句:“我也喜欢莲花,生自塘泥里却干干净净,格外清雅。”
小五儿听了立刻胡闹道:“出淤泥而不染!你是叫周敦颐不?”周敦颐是小五儿想在这个朝代遇见的人之一,十分推崇他的“太极”核心哲学,因此也常挂在嘴边。
周公子一愣:“周敦颐是谁?在下周怀成,字孟匡。周敦颐这名字不错,以后可以给我儿子起这名字,呵呵。”
小五儿忍住笑,睁大眼睛看他,见他虽是浓眉大眼,却一脸的文气,言谈举止斯文儒雅,听亭亭说要出去,眼里的失望一闪而过,却依旧不愠不火,脸上话里没有一丝焦躁。小五儿心下暗自赞叹,好一位温润如玉的公子,与他说话如沐春风一般,怪不得亭亭不愿再跟随别人出去。想到这里,心里忽有个念头一闪便生生扼制住了。
那温妈妈在旁瞅了半天,也插不上话,遂兀自嘟囔道:“什么清水芙蓉,新新的衣服不穿,喷香的粉儿也不抹……真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忽见周公子与莲生正施礼作别,忙叫道:“周公子!周公子!我们这里还有别的好姑娘……”
兰家姐妹走到大门口,见几挂车轿簇拥到了一起,门口几个着青衣短打扮的男子正在那里指挥着出入,姐妹二人从边门走了出去。
亭亭道:“我们却去哪里踏青?这几日总是出去,呆呆地坐着也没甚趣味,我倒想回司马大哥家去呆上一天。”
小五儿笑道:“跟着我们去踏青自不会让你无趣的,紫影和她的义兄也去,咱们一帮人有的钓鱼有的打猎……”
忽听一个清脆的女音大声问道:“小五儿,去哪里钓鱼打猎?”
循声望去,一辆马车停在大门口,珠珠正掀着一辆马车窗子上的彩帘,笑嘻嘻地看着她们。
小五儿走过去道:“就在潠河边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