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祝贺声如潮水漫过大殿。暮雪一身吉服,混在人群之中,为太后拜寿。

如此声响,实在令人震撼。暮雪抬眸间,瞧着宝座上慈祥微笑的皇太后,也有些感慨。

仁宪皇太后,这一位从草原来的女子,当世最尊贵的女子,放在历史长河中,似乎泯然众人。

若不是穿越了一遭,暮雪对仁宪皇太后也不会有什么印象。或许是因为,她身边人的故事,都如此夺目璀璨,赫赫有名的孝庄,哀婉动人的董鄂妃,倒衬得她没有什么传奇光彩。

可是这样一个女子,在宫中的位置是不可撼动的。她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同孝庄一样,在皇帝年幼时料理宫务乃至政事、不声不响间,她的懿旨分量之重,有如皇帝谕旨。

就连暮雪抚蒙的亲事,也是康熙皇帝问过仁宪皇太后方才定下的。

可见实比名更重要。暮雪垂下眼帘,心里这样想着。

朝见之后,寿礼依次献上。康熙皇帝手写一篇万寿无疆赋,并许多礼物一齐送上。

目不暇接的各色珍奇异宝,礼官拖长了声调唱喏着。

她毕竟有了年纪,精力不很充沛。除去最开始的皇帝、太子等人进献的寿礼,宝座上的太后渐渐有些漫不经心,只是点头微笑。

日光照在大殿前的汉白玉阑干上,灰蒙蒙的砖,一点杂草也没有。那孩提时代曾经常常嗅见的青草的淡淡气息,已经是很遥远的事。

她是十三岁时,从草原来到这座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的。堂姑姑由皇后被废为静妃,在朝臣与皇帝、太后的争论后,她和妹妹淑慧妃坐上勒勒车,懵懵懂懂的往京城来。

进了京城,又进紫禁城。在日暮时分的宫室,她与那位因善妒无能被废的堂姑姑打了一个照面。

很漂亮的一个女子,丹凤眼微微上挑,傲气凌人。静妃全然和她的封号是两种不同的性格。她看见自己,冷笑道:“看我不好糊弄,就从草原上又接了个小的。”

她不知如何回答,只是怔怔站在那里,垂着头看着地上的金砖。

静妃细细打量了一番,抿嘴笑:“你没有我漂亮,看起来也笨笨的。喂——小侄女,我记得你是叫娜木钟?”

娜木钟点头。

静妃捏着她下巴,强要她抬起头,看了一会儿,又皱起眉头:“不过,你要小心点,他们很会欺负人。”

“……多谢娘娘提醒。”

“别叫我娘娘,我不当娘娘了。”静妃松开手,转身坐在交椅上,把脚翘着说,“等避了这一阵的风头,我就回家去,回我的草原。哼,这狗屁地方我才不想呆呢。”

“可是,这琉璃瓦和红墙还挺好看的。”娜木钟慢吞吞说。

“你喜欢啊,那你就有福气了,能看一辈子呢。”

一晃眼,她在宫中所待的时间,竟然已经是草原上的三倍有余。

起初是兴奋的,十三岁的女孩子,坐在凤座上,仰受内外命妇叩拜,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即便如此,她到底谨记着静妃被废的前车之鉴,绝不多说什么话,多做什么事。

可是她的丈夫觉得,“这个是老实了,可未免太老实了一点,无趣。”她听说了这句话,心里像给针刺了一下。

顺治皇帝宠爱的是另一个女人,董鄂氏,一个如水一般温柔的人。她其实刚开始不大喜欢董鄂妃,觉得她说话的声音太柔太细、风声大一点都听不清,觉得她走路的样子歪歪斜斜,一点都不爽利,总之横竖都看不顺眼,哪哪儿都是毛病。

当然,这里头可能还是有一点嫉妒的因素作祟。

春鈤

董鄂妃却待她很好。董鄂妃比她大几岁,虽然名义上是后与妃,她待自己也恭恭敬敬的。可董鄂妃投过来的目光,却有一种对家中幼妹的感觉。

有一回,她生了重病,病得很厉害,听说宫里都备下了棺椁。

病的不只是身子,也是心。那时她为了一些缘故,终于与顺治皇帝大吵起来,顺治皇帝摔碎了一只明黄御用瓷碗,粉碎。

与瓷碗破碎之声同时响起的,是他的咆哮:

“你也不配做皇后,我要废了你!”

废了你。

这三个字即使是在病得昏昏沉沉,不省人事的时候,也在她脑海里回荡着、咆哮着。

静妃被废之后,静妃的父亲吴克善亲王使尽浑身解数,硬是把女儿从宫里接了出来,带着她返回草原,虽不免要隐姓埋名,到底是能在草原上过她喜欢的日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