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小道士扭头注视了和他相差不了几岁的小丫头。

钨丝灯泡照着他流血不止的眼睛成了两个血窟窿眼儿。

他怪笑了一下,即将倒地的身子斜斜滑了一跤,骨子里还不甘心就这么死的淬毒念头也呼之欲出。

不过很快,这个失去精魄的人皮俑已经快速瘪掉,他衰老出雪白干枯的头发,烂泥一样瘫下来的四肢也成了女娲造人的失败品。

马氏见状的脸上全是汗液,呜咽几声方才点灯,受尽恶鬼折磨的她和丫鬟走进侧室。

地面的小道人七窍流血,面色淡青,头束生绢抹额,长发散落在十来岁少年人的身体上颇有些楚楚可怜。

马氏顾不上细看,再次俯身凑近宣家小少爷的尸面,接着纸扎铺娘子亲自写了一张符咒贴在他的眉心正中要害,又对宣家厉鬼的鼻子吹了一口气。

这是确保他不起尸。

第二天天亮,马氏和小翠一夜未眠地在喜鹊剪纸窗边等到了那道救她们命的阳光,巡捕房的人在外头敲门之前,宣家灭门的事情已经震惊了地方。一群只会喝酒赌钱的政府大头兵不敢想杀人的凶手去了何处。他们更不敢相信昨夜唯二的两个幸存者会是马氏和小翠这种女流之辈,毕竟旧社会只要求她们懂得刺绣女工,生养哺乳,可还从没有听说过女天师。

第5章

正月十三是上灯,家家户户都要买灯。

沈家新店也早早挂上了一排方位正好能迎接喜神的龙灯、凤穿牡丹灯和虎头灯,这些灯笼都是小翠亲自扎的,她觉得红的比白的好看,准能扫除整个上海老城区上空飘散的心绪满怀,各自神伤。

“小翠……小翠你在哪儿?茶叶蛋有没有关火焐一焐?”马氏从楼上问,小丫头片子抓紧围裙擦手,立马就从洗衣凳子上跳了起来,“诶!我给忘了!来了奶奶!你一个女人家带着身子,千万别下楼梯来跌跤!”

马氏答,“那你慢慢来,忙不过来要叫我哦。”

就在去年,小翠和奶奶马氏因为“除妖”有功被政府嘉奖搬回了上海南京路。

回家后,大家起初都不敢说话了,可没过多久,又有磕牙的声音讽刺起马氏的运气好,死了一个男人换来那么大一间纸扎铺,又嫉妒报纸上把马氏夸的天花乱坠,说什么她是万千慈悲尊圣母,修我泱泱三善根!唉,再风光无限,还不是一样成了寡妇?

小翠每次听到,都会拿起笤帚,插着腰臭骂街坊,谁敢在奶奶耳朵边上放屁,她就往这家人的门口倒马桶。可惜沈家这刁蛮小丫头今天也没工夫巡逻弄堂了,因为她们家中有客人来。

今天来的人,像两个道长。

马氏支开了小翠,让她去厨房给亲哥哥马道长和另一个中年道士煮一锅红枣莲子汤和茶叶蛋,估计怕小翠太闲又跑出去找碎嘴子打架,她要求小丫鬟再加上自己近期在吃的妇科金鸡补血颗粒,一碟猪油玫瑰年糕和桂花酸枣糕。

小翠蹦蹦跳跳返回小厨房,麻利地关上门,她料理好茶叶蛋和糖水,才搓起糯米粉团子,只见她往小盆里放上了香喷喷的猪油,玫瑰,核桃松子和冰糖块。沈樵以前在世的时候,一家三口总是站在一起做时令糕点,老爷会做纸扎,会画画,他每次都亲自设计各种印子图案,把马氏哄得很开心。

这令人不得不哀伤起来,小翠想做人和气精明的沈家老爷了,她觉得马氏也一定也是如此。

可由于今天家里有客人,小翠没有往下多想,但是她并不知道,屋子里面的马氏正在哭。

直到那名茅山来的正统道士说完了宣家母子被害的旧案卷宗,马氏才看了一眼沈家堂屋摆的丈夫遗照。

名为青峰道长的白须老真人坐在家里的红色丝绒沙发上,他注视马氏的眼眸欲言又止,马道长明显也是坐立不安。

“妹妹……你想骂就骂吧,千万别憋着……”亲哥哥说。

马氏长叹口气,索性闭上眼睛,却发现泪水怎么也止不住,疲倦感浓重的旗袍女子仿佛被命运打了一个耳光,因为就在刚刚,面前的两个道长告诉她,绍兴去年的命案原来不是谁本来就害谁,是一群平常人之间阴差阳错的会面,是一场封建礼教和大时代压迫底层酿成的悲剧。

她为何会这么说。

源于这名真正的道长带来了那个妖道张仙人被几十个百姓联名揭发的可怖罪状。

二十年前,张道士打着驱魔的名号四处招摇撞骗,生生奸污了二十多个少男少女。

他把他们的生魂封死在瓦罐,炼制成“鬼妓”供给各路行商亵玩。

民国年间战乱时,确实有很多寺庙和尼姑庵会背地里从事勾栏生意,民间故事中的《聂小倩》描述的正是这种恐怖的鬼妓生意。

据乡民们说,张仙人的小道观里头每天晚上都会传出鬼女们被逼着弹唱的淫词艳曲,活像西游记中的血红色蜘蛛魔物巢。

可怜那群鬼妓们生前受苦挨饿,死后饱受屈辱,可以说,这个魔窟简直是地方一害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