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4页)
其实这个土方法只对魂魄离散但并未走远、就在家门附近的人有用,这小孩儿的魂魄已然走出了一里多地,这么喊是喊不回来的。不过这类民间先生通常多有经验,有另外的法子也说不准。
总之自己只是过来借宿,讨顿饭吃,有时随口而出的话也有千金重,不好砸了人家的招牌。
“先生要去哪里?”
“平州。”
“平州哪里?”
“想去云顶山看看。”
“云顶山……”
男人有些窘迫,并未听过。
但他也立马说道:“去平州地界,恐怕还要走将近二百里路,骑马跑得快也要一天时间,用脚走少说也要两天。先生于小人有大恩,小人这里没有可以招待先生的东西,便厚着脸皮请先生留下来吃顿晚饭,暂住一晚。”
“恭敬不如从命。”
能有个落脚处,能吃顿热腾腾的正经饭,总归是要比风餐露宿好些。
里屋有人喂小牛儿喝了点水,吃了点肉粥,小牛儿渐渐缓过神来,虽然虚弱,却也算是恢复了清醒,能讲话了。
大人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不出来,问他去哪里了,他也说不出来,只说隐约记得自己站在一条小路边,周边雾蒙蒙,什么也看不清楚,后来有一只猫带着一名道士来到自己面前,和自己说话,然后带着他沿着一条路走,就到了家门口。
众人一时皆惊奇不已。
贫苦百姓不养闲神
山间的傍晚,天光是昏黄的。
又暗,又黄。
主人家门口有个池塘,里面养着有鱼,今日便去捉了鱼来,又取了腊肠腊肉,去邻居家借了些菜,妇人们便在灶屋里忙碌着。
男主人则在堂屋之中招待客人。
包括从隔壁村请来的老先生,自发前来帮忙的亲戚邻居,以及顺路带了娃儿魂魄回来的小先生。
主要是两位先生。
“我家娃儿遭了这一场难,也不知道对以后的事有没有影响。”
主人家看向宋游和老先生。
其他人都聚精会神的听。
有趣的是,有些邻居家的小孩儿也来了,默不作声的倚靠在门口,悄悄盯着里边,这种玄乎的神鬼之事好似天生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
老先生却瞄向宋游,一时不敢先开口。
宋游也瞄向老先生。
屋中一时没有人说话,沉默片刻。
“实不相瞒。”宋游先开口了,姿态放得很低,“在下一直都在山上清修,去年才下山游历,何况年纪不大,这类事情实在见得不多,今日也是运气好遇上令郎的魂魄,巧合而已。老先生才是有经验的人,主人家只问老先生就是。”
主人家便看向老先生。
老先生斟酌了下,这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