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便宜了那对夫妻(第1页)
安松雨看着跟她们坐在一桌上的人中,就有一个是今天下午过来找过她们家的人。不由得更加沉默了几分。尽管,与下午宛如珠宝展示台相比。她这个时候只是脖子上戴着一串金项链。耳朵上也戴着两个夸张的金耳环。至于手腕上的金镯子以及戒指,也不知道是为了吃饭方便还是怕惹了公公的眼。就暂时没有戴。这一餐到底吃了些什么,安松雨完全没有注意到。直到大家放下了碗,她才从这种颇为尴尬的气氛中脱离出来。只是隔壁桌还完全没有结束的意思,一行人也实在不好提出离开。倒是可以不用勉强坐在一桌。袁琼华借着看几家收拾的怎么样,总算是带着一行人离开了厅里。一出来,几人立刻大松了口气。“刚才那个,是建兴叔的嫂子,以前他们家也在城里。”“听说最近是为了拆迁才回来的。”安松睿小小声的给几个姐姐普及着。“那这次拆迁他们家有赔偿吗?”安松香同样小小声的询问着。安松睿点了点头:“有,而且不少。”不过还不等他继续说下去,就见安建兴妻子走了出来。几人不约而同的住了嘴。正在旁边安静听着孩子们说话毕丽珠两人,立刻笑着跟她聊了起来。姐弟几人看着没他们的事了,赶紧溜到院子里。江村为了做好农家乐。很多院子都收拾的不错,院子里的树上还缠着小灯泡。这样既可以保证院子里的光亮,又有气氛。姐弟几人找了地方坐下来,安松睿才继续道:“村里很多事情,都是村长跟村委的人带头去做的。”“以前五姐、七姐家没有回来村来承包时,每年村长爷爷就会号召大家承包。”“可除了少数几家之外,都没有人乐意接手。”“村委的几家从最初开始,就以身作则的承包了一些。”“可惜,也没能让村里的其他人家跟风。”“即使是他们自家的,也没有什么精力打理。”“鱼塘跟果林还好,好好打理了一次后,管理并不是很艰难。”“可桑田不养蚕,即使打理出来也没什么作用。”“周围别说我们村了,就是其他村子,也很少有在继续养蚕的。”“桑田承包了之后,连桑叶都没有人收。”“村里人又没能跟三哥一样,找到收桑果的路子。”“总之,要不是桑基鱼塘是一起的,村里的桑田荒的更多。”“即使是这样,村委那些半自愿承包的桑田,也几乎都是配合着大小的鱼塘,用来养鸭子了。”“建兴叔家里,就因为他做了村支书后,也得主动承包一些桑基鱼塘跟果园。”“甚至每一次村长号召村里人承包时,他也会跟着一起增加一些。”“他那时已经去城里发展的大哥,就跟跟利爷闹了起来。”“说是利爷为了建兴叔,把家底都给砸到村里这些没人要的土地上面了。”“而他们夫妻俩在城里连个住的房子都没有。”“根本就没有为他们夫妻考虑过。”“后来利爷分家的时候,家里确实什么都没有了。”“但把承包过来的桑基鱼塘跟果园,全给兄弟俩平分了。”“可他们一家也不乐意管。”“还是利爷每一年找人收拾!”“听说他接钱倒是接的挺利落的。”“但桑基鱼塘跟果园如果不好好管理,本身也不会太赚钱,所以每一年回来,他的脸色都不怎么样。”桑基鱼塘的鱼塘,跟真正的鱼塘,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它基本上都是在地利的基础上,开辟出来的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鱼塘。它大多数并不是活水,主要的作用其实是使得桑基鱼塘的大循环成立。所以如果单只养鱼,事实上真的能够创造的价值有限。安松雨以前不太明白村里这么多鱼塘,会荒废的原因。随着这几个月在村里待过了才发现。桑基鱼塘就一个生态循环。少了其中的哪一个环节都不行。别看他们家才把桑基鱼塘给重新利用起来。可有村里原本的底子在。这样大规模的管理,还是挺有收入的。只是村里的人口不少,桑基鱼塘也不过两千多亩。每年的收入分派到人头,就有些不太起眼了。也难怪会被收入更便捷的果园给取缔掉。可惜果园不只靠天吃饭,还靠水果商吃饭。一旦被水果商压价了。即使满树的果子,也赚不到多少钱回来。安松雨脑海中的想法纷飞的时候。毕丽珠那边总算成功告别了。她招呼着孩子们过来向主人家告别。再进去跟还在谈天说地,都已经扯到国际形势中的男人们打了声招呼。妯娌几人就带着孩子们先离开了。等走到看不见安建兴家的灯光之后,袁琼华才叹息般的道:“便宜了那对夫妻。”,!耿雨兰抿唇笑着。他们夫妻俩也跟那对夫妻一样,是沾了兄弟父母的光呢!袁琼华也发现了她这话的歧义。刚才在饭桌子上的时候,那女人就拉着四弟妹说着类类似似的话。袁琼华赶紧道:“四弟妹,你们家可跟他们家不一样。”旁边的江珊珊跟毕丽珠也直点头。安松雨几人有些不明所以。刚才她们这些女人跟孩子,是坐在一张长桌子上。大人们坐在另外一头,孩子们则坐在这一边。安松雨还专心的听着男人们那桌说话。还真没有注意过那边的情况。倒是坐在几位长辈旁边的宣映听到了。她小小声的给弟弟妹妹们解惑:“支书家的那个婶子,觉得四婶也跟她家情况一样。”“整餐饭都拉着四婶一人说话。”“还说要带四婶去香港购物。”“让四婶不要亏待自己。”“正好家里养的是两个女儿,拆迁又得了钱又得了房。”“以后一个女儿一套房子做陪嫁,既轻省,又便利。”“她这是说的什么话啊!”安松雨无语极了。下意识的看向几位长辈那里。却神奇的发现,四婶今天并没有因为这些话而垂头丧气。这不仅仅只是安松雨觉得奇怪。刚听了这事的安松婷更加奇怪。甚至就是从在餐桌上听了这些话,就一直担心的毕丽珠妯娌几人。也有些不能理解耿雨兰的反应。:()九十年代拆迁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