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户口(第1页)
房间里,姐妹两人都有些不可思议的互相看了好久好久。眼看着,家里的其它人都离开了,她们才放心的开始讨论了起来。安松香放低了声音问着:“姐,你挪户口的事情,要怎么办?”“这事我得先问问学校才知道。”安松雨也不是很清楚。毕竟前世她几乎没有操心过这些事情。从学校毕业后,她就按照学校的双选政策,直接进入了南市的大酒店从前台服务员做起。并且在明年,就会与丈夫在南市组成小家庭。要说起来,对于顺城未来一二十年的发展,安松雨所了解的并不是特别细致。也就是江村的拆迁,是涉及了她们一大家子命运的转折点。不然安松雨即使重新来过。也不能完全确定拆迁的确切时间。“那你得赶紧去办!”安松香赶紧催促着。她心中对于父亲的想法也有几分猜测。但不管怎么样,如果江村注定了会拆迁,她们姐妹俩只凭户口在村里,也都能额外得到一份安置费。这只有占便宜的事情,安松香肯定不想错过。安松雨的想法也与妹妹没什么差别。她赶紧点了头:“我回去就跟霞姐打招呼,让她尽量给我排到最近休息。”“最好是明天……那样的话,我们俩的户口就能一起处理。”安松香颇有些向往。却也更怕这事出纰漏。毕竟她们父亲明显是避开了母亲来通知两人。要是为了处理两人户口的事情,请太多假,说不定就会被母亲知道。要按照毕丽珠的性子。这种又不是把属于儿子的利益分给女儿,她应该也会极力为女儿们争取才是。可现在不是情况特殊,姐妹俩也不敢在这种时候,随便惹她的眼。姐妹俩再心急,这事也得等安松雨下午上班的时候才能去处理。于是,两人也干脆锁了门,离开了家。虽然拆迁的消息不能打听,可一些相关联的其它消息也不是不能关注。而在姐妹俩各自忙碌的时候,安建平三人也到了江村。在江村村口下了公交车,安建平看向儿子,问着:“松林,小宣,我要先去队长家里一趟,你们是跟我一起,还是先去其它地方?”安松林与未婚妻互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拒绝着:“爸伯父,我们想先随便看看!”安建平也不意外,向两人点了点头后,就直接去了村委。今天他来江村,确实有正事要处理。江村的村委就在村口不远处,是一栋建了明显有些时间的二层小楼。安建平敲响二楼最里面的办公室。里面早已经在等着的村长江文林抬起头来。看到安建平后,立刻招呼起来:“建平,你到了啊!快进来坐!”“林叔!”安建平也客气的招呼了一声。等两人分别坐下,并泡上茶了之后,江文林才沉吟了一番,问着:“建平,我好似听你哥说,你准备把村里的两块宅基地都让出来?”安建平颇有些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林叔,现在倒没有这种想法了。就是当时……有些急了,才会想到这些。”江文林微松了口气,格外语重心长的道:“建平啊,要说起来我们两家也不算是外人。”“你家要是真有急用钱的地方,回村子里来说一声。”“毕竟前些年,村里哪一家没有受过你的帮助。”“相信只要你愿意开口,多的没有,一家千百块的还是能给你凑上的。”“那不用那不用!”安建平赶紧直摆手。想了想,他干脆趁这个机会,试探的问着:“对了,林叔,听说村里有不少鱼塘、桑田、花田一类的都没有承包出去?”江文林无奈的看了一眼安建平。他以为这只是江建平不愿意提缺钱的事情,才随意找了个事情来转移话题。不过这事,基本长期在村里的都知道。江文林也就顺着安建平的问题聊了起来:“村里确实还有不少鱼塘跟桑田、花田等都没有承包出去。”“不过这些没有承包出去的位置,都不是特别好。”“建平你大多数时间在城里,可能不知道村里现如今的情况。”“村里现如今绝大多数人都在办农家乐或者是特色采摘,为了更好的招待客人,大家即使自家也有地,都宁愿去承包距离村口更近的位置。”“毕竟这些位置,交通更方便,也更容易招呼客人。”江村在还没有实行家庭承包制之前。就以种植桑林、养蚕采茧,成了附近颇为有名的富村。在安建平中专毕业,且以优异的成绩被留在城里的丝织厂后。江村的蚕茧更是可以直供丝织厂。于是,江村也更加大力的发展起了桑基鱼塘的模式。这样的模式,甚至就是在实行家庭承包制之后,也都没有改变。不过当时江村分地时,也采取了两种模式。一种是适合种植粮食、蔬菜的,直接分给了各家。另外一种,则是原本那些不适合种植的低洼、荒地等彻底开发出来,发展出来的桑基鱼塘。还是由各家出人,进行集中管理。所以在江村,属于村集体的土地面积一直不小。后来,江村找到了更好的发展方向,可大部分的桑基鱼塘也一直没有动过。只不过分配给各家的土地,变成了一块块的花田、果园。再到现如今的农家乐开始兴起。村里各家的事情都已经忙不完。原本带领着整个村子致富的那些桑基鱼塘,花田等,就慢慢的荒废了。最近这两年,村里的干部们一直在想办法。想要把这些逐渐荒废的土地重新利用起来。只是那些因地势而改造的桑基鱼塘,实在是不太适合重新改成菜地、果园等。那些荒废的花田,也都距离村子较远。即使村干部们带头去承包,也都难以改变村里的这种情况。江文林想着,就忍不住叹息了起来。安建平原本也知道一些村里的情况。却并不知道村里干部们的态度。现如今看到江文林的样子,心中的某个想法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九十年代拆迁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