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8第 18 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如今已是辰时中,早集已经开始了,不少妇人和夫郎们相继提着菜篮出来买菜,街边卖吃食的摊铺也都已经开摊了,热气沿着笼屉往外冒,摊主正沿街卖力的吆喝着,不远处,还有走街串巷的货郎们挑着装满了杂货的扁担,沉重的箩筐压的汉子腰都弯起了些。

江云苓虽说从前也是住在镇上的,但一个镇子到底不如县城地方大,因而也好奇的打量了一阵。

然而在发觉其实同他从前在镇上也没有太大的不同之后,也没有太大的反应了,心里反而更记挂着这个那筐药材。

霍青的肉摊子和医馆在集子的两个方向,于是到了集子的门口后,霍长宁便让霍青自去卖肉,他带着江云苓去宝济堂就行。

瞧着日头确实不早了,于是霍青把板车上的竹筐上卸了下来交给两人,又叮嘱了霍长宁几句,临走前看到旁边有小贩扛着卖糖人的草垛子经过,还花了几文钱给两个小哥儿一人买了一支糖人吃。

麦芽糖稀吹出来的糖人晶莹剔透,颜色金黄,形状也做的很逼真,用舌尖舔一口,味道甜甜的,霍长宁拿着手里的糖人,眼睛都笑得眯起来了,江云苓同样眉眼弯弯的,霍青看着也笑了。

三个人在集子门口分别。

在去宝济堂的路上,江云苓顺口问起了霍文的身子的事儿。

提到这个,霍长宁便忍不住轻叹了一声:“二叔二婶从小不知带小文看过多少大夫了,都说他这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只能好好养着,想彻底根治是不可能的。”

闻言,江云苓也有些惋惜。

他虽从小在医馆里长大,耳濡目染下也懂得一些医术药理的东西,但都是最粗浅的功夫,连诊脉都诊不来,更别提给人治病了。

既然那么多大夫都这样说,想来是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了。不过好在霍长宁说,大夫说了,霍文这身体,只要精心的调养着,别受什么大的刺激,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只是比寻常人弱一些。

如果不是这样,霍青也不会继续送霍文去读书了。

两人一路走一路聊着,很快便到了宝济堂的门口。

霍长宁:“到了,这儿就是宝济堂了。”

据霍长宁说,宝济堂是这城里最大的医馆,江云苓站在门口一瞧,果然气派。

光是门口的响板门便有四块,正中间悬着一块紫黑色的牌匾,上头写着“宝济堂”三个字,左右两边各垂落一个灯笼,离得近了还能闻到里头清苦的药香。

这样的场景让江云苓分外熟悉。

一大早还没什么人来瞧病,门口的伙计正拿了布巾子擦拭药柜,听见动静回过头看,一双眼睛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眼:“你们二位是要瞧病?”

江云苓摇了摇头,指了指他的背后的竹筐子,道:“我们想来卖些药材。”

上次霍青到宝济堂问过了,医馆是收药材的,只不过能卖多少钱得根据药材的种类和品相来定,所以江云苓今天就把采的草药背来了。

一听说两人不是来瞧病的,那伙计面上的表情变了些,似有些不耐烦,又有些狐疑的看着他们:“就你们俩小哥儿,能懂药?”

话落他又小声的嘀咕了一句:“别又是什么乡野村夫,弄了根破叶子就来当草药卖吧。”

他的声音很小,霍长宁性子大大咧咧的,没听到这句话,也没觉得伙计的态度有什么不对,江云苓却微微皱了皱眉。

然而想着能把这一筐草药卖掉比较重要,江云苓没有说什么,而是把背上的竹筐卸了下来放在柜台上让他看。

江云苓道:“小哥可先看看,我这儿有金银花藤,柴胡,板蓝根,黄精等等,都是晒好了,分拣过的,没有骗人。”

那伙计原本还以为这两人是个不识货的,可这会一听这小哥儿连柴胡,黄精这类不怎么常用的药都能说的出来,且他翻看了一下竹筐里的东西,确实是有这些药材,这才信了些,扔下一句:“你们在这儿等着。”而后转身入了后堂。

收药的事儿他一个伙计做不了主,得去请大夫出来。

这就是有的谈了。

霍长宁忍不住有些激动,挽着江云苓的手笑眯眯道:“苓哥哥,你可真厉害。”

江云苓笑了笑,却没说话。钱没到手上之前,一切还未定呢。

两人没等多久,后堂的帘子便被人掀开了,一个八字胡,三角眼的中年男人从后头走了出来。

此人正是这宝济堂的坐堂大夫,纪文山。

纪文山出来以后先是上下打量了江云苓几眼,随后摸着自己的胡子道:“就是你要来卖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