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4章 来日方长(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个信号……跨越了三千公里以上的海洋距离,而且精准定位到你的居所。”阿渊声音发紧,“除非……它本身就是共感网络的一部分,而不是物理传递。”

商郁却笑了,笑容虚弱却明亮:“你看,我们总以为信息要靠技术传输,可有时候,它只是顺着人心的频率,自己找上门来。”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远方:“苏晚舟还活着,并且……她在重建属于她的连接方式。”

---

一个月后,日内瓦湖畔召开紧急闭门会议。

联合国“情感协调委员会”首次启用全息投影系统,召集全球三百名引导师代表。议题只有一项:**关于“静默协议”的合法性争议**。

会场中央,科研员陈恪摘下兜帽,露出一张苍老却锐利的脸。他曾是守则组织的核心成员,如今却是“静默派”的发起人。

“我们必须保留人类独处的权利。”他在演讲中说道,“共感能治愈创伤,也能成为控制工具。当一个人再也无法忍受孤独,他就不再是自由的个体,而成了群体情绪的奴隶。”

台下哗然。

一名来自巴西的引导师愤怒起身:“你在制造分裂!现在每天都有家庭因共感修复关系,有战争地区因共情实现停火!你却想让我们回到彼此误解的时代?”

“我不是反对共感。”陈恪平静回应,“我是反对依赖。真正的爱,应该能在断联时依然存在。如果一对夫妻只有通过神经链接才能理解对方,那他们之间从未有过信任。”

就在此时,大屏幕忽然自动切换画面。

一片漆黑的背景中,浮现出一座灯塔的影像,接着是一段盲文转译的文字直播:

>“我能听见你们争吵。

>每一个字都像刀子刺进我心里。

>可我也听见了那些没说出口的话??

>你们其实都想让世界更好。

>所以,请别忘了,

>最深的理解,有时发生在沉默里。”

全场寂静。

片刻后,有人认出那座灯塔的位置:“那是南太平洋的鸣屿岛……三十年前‘伪心种’首批活体试验地。”

陈恪怔住,喃喃道:“她竟然……建立了独立共感节点?”

画面最后定格在一个女人的身影上。她背对着镜头,长发随风扬起,手中握着一根连接地下晶体的金属线缆。她的嘴唇未动,但所有人都“感觉”到了那句话:

**“我不是工具,也不是病人。

我是桥梁。”**

会议最终无果而终,但“静默协议”并未被废除,而是被列入“可选模块”,由使用者自主决定是否激活。

而在会议结束的当晚,商郁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音频文件。播放后,里面传出一段极其轻微、几乎被海浪吞没的哼唱声??正是那首童谣的变调版本,节奏更缓,尾音带着某种古老吟诵的韵律。

阿渊分析后发现,这段音频含有特殊声波频率,能引发听者大脑α波增强,产生深度安宁感。更诡异的是,它似乎经过某种生物介质录制,不像人类嗓音,倒像是……由海水、风与岩石共振而成。

“她已经不再用人的方式传递信息了。”阿渊喃喃,“她在把自然变成共感载体。”

商郁闭目聆听,直到最后一秒。

“让她继续吧。”他说,“也许我们一直搞错了方向。共感不该只是人与人之间的连线,它应该是大地、海洋、风与星光之间的呼吸。”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