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沈幽的震惊二更(第1页)
沈幽驾驭遁光自南面天际闪逝而至,身形尚在高空,目光便已被下方那座巍然耸立的沈家堡牢牢攫住。
只见原本的堡寨规模赫然向外扩张了近一倍,不但新旧堡墙浑然一体,还有了内堡与外堡。
墙高已达十丈,。。。
晨光初透,桃山如笼轻纱。露珠沿着花瓣滑落,滴在石阶上,发出细微的响声,像是昨夜未尽的低语。沈眠倚着门框小憩,发丝微乱,眼底尚带着倦意,却仍不肯闭目太久。她怕一睡过去,便错过了谁的脚步声。
林念坐在檐下磨刀,锈迹斑斑的“断妄”横于膝前,他用一块青石缓缓打磨,动作沉稳而专注。刀锋映出天光,也映出他眉宇间那一抹挥之不去的凝重。
“昨晚那朵白莲,还在。”沈眠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风拂过纸页。
林念抬眼,顺着她的目光望去??那朵由阿萝泪滴化成的白莲静静立在屋角石缝中,花瓣洁净无瑕,竟一夜未凋。更奇的是,莲心微微颤动,似有灵性。
“愿力凝形,已非寻常魂迹。”林念低声道,“她是被千万盏灯共同照拂过的灵魂,哪怕入了轮回,也留下了一缕执念之痕。”
沈眠轻轻走过去,蹲下身,指尖悬于花瓣之上,并不触碰。“你说……她会不会记得我们?”
“若记得,也是以温暖的方式。”林念收起刀,走到她身后,“有些记忆不必完整,只要存在过就好,就像灯灭后,屋里仍有余温。”
话音刚落,那朵白莲忽然轻轻一震,花瓣舒展,从中飘出一缕极淡的雾气,幻化成小女孩模糊的脸庞,嘴唇微启,无声说了两个字:**谢谢**。
沈眠的眼眶瞬间红了。
雾气散去,莲花悄然合拢,沉入土中,仿佛回归大地安眠。
林念伸手将她扶起,拍了拍她肩上的露水:“新的一天,新的请求。你不能总为旧事动情。”
可他知道,她从来不是为旧事动情,而是为那些从未被好好告别的瞬间心疼。
日头渐高,桃林小径上传来脚步声。一位老妇人拄着拐杖缓缓而来,衣衫洗得发白,怀里抱着一只破旧布偶。她在门口站定,深深吸了一口气,才颤抖着手从袖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纸条,放在供桌之上。
沈眠接过纸条,展开一看,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我想听我儿子说,他有没有吃饱饭。”
她心头猛地一揪。
这不是普通的遗言请求。这是饥饿年代里,一个母亲至死都未能释怀的愧疚??她曾因无力养活孩子,在寒冬之夜将三岁的幼子托付给路过的僧人带走。后来战乱频仍,再无音讯。她活到九十多岁,始终不知道儿子是否熬过了那个冬天,是否有人给他一碗热粥。
“您儿子……叫什么名字?”沈眠轻声问。
老妇人摇头,泪水滚落:“我不记得了……只记得他最爱吃红薯粥,总是舔碗底……我走不动了,可我还想听他说一句‘娘,我吃饱了’……”
沈眠闭上眼,指尖抚过纸条,感受着上面渗入的岁月与悔恨。她知道,这样的魂魄极难寻觅??若已转世多生,记忆早已湮灭;若仍在游荡,多半已被灰雾吞噬。
但她还是点燃了灯。
油灯摇曳,火光映出她苍白的脸。她咬破指尖,以血为引,低声诵念《安魂录》中的召魂咒。林念默默取出记言笔,准备记录可能浮现的只言片语。
香燃至半,天地忽静。
风停了,鸟鸣止了,连铜铃也不再作响。
一道微弱的光自灯焰中升起,如萤火般飘荡,在空中缓缓凝聚成人形??是个瘦骨嶙峋的小男孩,穿着单薄的粗布衣,脚上没有鞋。他抬头看着老妇人,眼神清澈,带着一丝怯生生的笑。
“娘……”他轻声道,“我吃饱了,吃了两碗红薯粥,还喝了姜汤。”
老妇人浑身剧震,扑跪在地,老泪纵横:“儿啊……娘对不起你……娘不该放你走……”
“不怪你。”小男孩笑着,身影渐渐透明,“那位师父待我很好,教我识字、念经,后来我也成了和尚……我没挨饿,也没冻着……我只是……一直记得你的味道。”
他说完,轻轻抬起手,虚虚抚摸母亲满是皱纹的脸。
刹那间,老妇人仿佛真的感受到了那冰凉的小手触碰肌肤,整个人瘫软在地,泣不成声。
小男孩的身影化作点点星光,随风而去,最终融入桃山深处的一株老桃树中。那棵树本已枯萎多年,此刻竟抽出嫩芽,开出粉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