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苦肉计(第1页)
当晚父亲举着糖葫芦哄她:“定是那小子伤心糊涂了,我们知漪唱得比黄鹂鸟还好听。”“真的?”她挂着泪珠抽噎,当即奶声奶气唱起来。眼见父亲嘴角抽搐着往母亲身后躲,她终于明白自己当真五音不全,扑进锦被里哭得直打嗝。可自那之后,假山洞成了两人秘密的避风港。每当蔺仲晏被叔伯训斥,桑知漪总会揣着松子糖来找他。渐渐的少年不再冷脸,反而成了她最忠实的跟班。此刻暖阁烛火摇曳,蔺仲晏剥着糖霜玉蜂儿轻笑:“要说实话吗?姐姐当年的歌声……”他故意拖长音调,在桑知漪瞪圆杏眼时才接道:“如今想来倒是可爱得紧。”“你!”桑知漪作势要打,腕间玉镯撞在青瓷碗上叮当作响。忽然瞥见少年眼底狡黠,恍然惊觉这已不是当年任她揉搓的哭包。烛光在他鼻梁投下浅影,分明还是旧时容颜,却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蔺仲晏将剥好的琥珀色糖块推到她面前,指尖沾着晶亮糖霜:“姐姐若要封口,等到了荣恩寺可得请我吃素斋。”雪霁初晴,荣恩寺飞檐上的琉璃瓦映着日光。桑知漪跪在佛像前,檀香缭绕间忽然想起谢钧钰临行前夜。他握着她的手放在心口,说北疆的星星比京城亮,等开春就带她去看。可如今冰雪覆盖了雁门关,连家书都要月余才能抵达。“求佛祖保佑他平安。”她将额头贴在冰凉的地砖上,忽觉眼角湿热。腰间荷包里还装着谢钧钰送的玉连环,此刻硌得生疼。蔺仲晏静静立在殿外。他看着桑知漪纤弱的背影在蒲团上起伏,忽然想起那年她也是这样虔诚地跪在佛前,求来平安符硬塞给他。彼时他刚被叔父责罚,少女温热的掌心贴着他冻僵的手:“佛祖会保佑晏哥儿的。”“施主求什么?”扫地僧人的询问惊醒了他的回忆。蔺仲晏望着殿内摇曳的烛火,从袖中摸出碎银:“求……”话到嘴边又咽下,转而笑道:“求支上上签。”签筒哗啦作响时,桑知漪正将香插进炉中。青烟腾起的刹那,她仿佛看见谢钧钰策马回望的模样。北风卷着雪粒擦过脸颊,她慌忙低头,却见泪珠正砸在绣着缠枝莲的裙摆上。“姐姐看这个。”蔺仲晏举着签文跑来,发间沾着廊下的雪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住持说是吉兆呢。”桑知漪勉强扯出笑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玉连环。她何尝不知时间会冲淡一切,可那些深夜辗转时的思念,那些看到北疆战报时的心悸,又岂是佛祖能轻易化解的?蔺仲晏忽然开口:“姐姐可知我为何急着来京城?”不待回答,他自顾自说下去:“上月整理母亲遗物,找到个褪色的香囊。”他从怀中掏出团揉皱的锦缎,金线绣的莲花早已黯淡:“这是当年你落在我那的。”桑知漪怔怔望着香囊上歪扭的针脚。十岁那年学女红,她熬了三宿才绣成这朵四不像的莲花。原来兜兜转转,故人旧物从未遗失。“这些年我总想,若当年跟着姑母进京,会不会……”蔺仲晏忽然止住话头,笑着摆了摆手:“人手哪有那么多的如果,不说了不说了!”檀香缭绕的大雄宝殿内,桑知漪跪在褪色的蒲团上,双手合十的姿势已维持了半个时辰。殿角铜炉腾起的青烟中,蔺仲晏斜倚朱漆圆柱,目光凝在女子微微颤动的睫毛上——她每回诚心祈祷时,总会不自觉地咬住下唇,将那片嫣红碾成海棠花瓣似的褶皱。檐角铜铃被北风撞出清响,桑知漪扶着供案起身时,绣鞋在青砖上踉跄半步。蔺仲晏藏在袖中的手指猛地蜷起,又在触及她衣袂前生生收回。少年后退两步站定,玄色貂裘恰好停在触手可及的位置,只要她愿意,随时能抓住这片温暖的阴影。“后山的红梅开得正好。”桑知漪揉着发麻的膝盖,呵出的白雾模糊了笑意,“你该先去赏景的。”蔺仲晏解下腰间缠枝莲纹暖玉递过去,“冰天雪地的,一个人看什么都无趣。”他等着桑知漪将暖玉焐在掌心,才转身引路。猩红斗篷扫过门槛积雪,在石阶拖出蜿蜒的痕,像极了那年假山洞里蜿蜒的血迹。“姐姐方才求的什么?”少年忽然驻足,梅枝上的积雪扑簌簌落在他肩头,“莫不是替远在北疆的故人求平安?”桑知漪仰头望着虬曲老梅,呵出的白气与落雪融在一处:“是位很重要的朋友。”“有多重要?”蔺仲晏抬手拂去她鬓间落梅,指尖擦过耳垂时顿了顿,“重要到比阿晏还重要么?”这话问得突兀,倒显出几分孩子气。桑知漪失笑转身,却撞进少年澄澈如泉的眼眸里。七岁那年的假山洞中,小公子也是这样湿漉漉地望着她,只是彼时满眼戾气,此刻却盛着能将人溺毙的温柔。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等你秋闱应试时,“她伸手接住飘落的梅瓣,“我也替你求个平安符可好?”蔺仲晏眼底倏然绽开星光,眼尾泪痣随着笑意轻颤:“我才舍不得姐姐跪那么久。”他突然凑近半步,梅香混着沉水香扑面而来,“只要姐姐心里记挂,便是站在佛前作个揖,我也能金榜题名。”回程时暮色已沉,桑知漪裹着银狐裘仍止不住打颤。蔺仲晏将手炉换过新炭,又倒了盏滚烫的姜茶递过去。马车颠簸间,茶汤泼溅在他手背,瞬间烫出一片红痕。“疼不疼?”桑知漪慌忙掏帕子。少年却将手藏进袖中,唇角弯成乖巧的弧度:“姐姐肯陪我出来,这点疼算什么。”他突然垂眸盯着鞋尖,“其实今日是我生辰。”桑知漪愣住。记忆如潮水翻涌——七岁那年的冬月廿三,她捧着偷藏的寿桃去蔺府,却撞见小公子将整桌寿面掀翻在地。滚烫的汤汁泼在丫鬟手上,他赤脚站在满地狼藉中嘶吼:“我娘不在了!过什么生辰!”“往年最恨过生辰。”蔺仲晏的声音轻得像雪落,“如今却想着,若能年年与姐姐看一回红梅,这日子便不算难熬。”桑知漪喉头发紧,正要开口,蔺仲晏突然拽住她衣袖。少年指尖冰凉,语气却带着执拗的希冀:“腊月初八西市有百戏,姐姐能陪我去看么?”见她不答,又急急补了句,“我在这京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话像根细针扎进旧伤。桑知漪想起十二岁那年,她被族学里的姑娘们孤立,只有阿晏每日翻墙送来桂花糕。少年蹲在墙头咧嘴笑:“她们不同你玩,我同你玩。”“等兄长休沐再一起去吧。”“不要旁人!”蔺仲晏突然提高声音,又在触及她诧异目光时仓皇垂首,“我的意思是百戏要人多才热闹。”桑知漪望着少年面红耳赤的模样,忽然察觉他今日未束玉带。记忆中的蔺仲晏最重仪表,唯有七岁那年扑在她怀里痛哭时,才会这般衣冠不整。……回府的马车碾过青石板路的声响渐渐绵密,桑知漪裹着狐裘在暖炉边打盹。忽地车身一晃,外头传来踏雪声,紧接着是清泠泠一声唤:“桑知漪。”帘子掀开半角,暮色里立着个雪人似的男子。白怀瑾肩头积着薄雪,玉色发带在寒风里翻飞,却仍端着世家公子的矜贵模样:“真巧,我正要回城。”桑知漪望着他冻红的鼻尖,忽然记起前世这人最是畏寒。那时他总爱握着她的手取暖,说比汤婆子还管用。如今倒能在这冰天雪地里站成棵青松了。“白大人公干可还顺利?”她瞥见对方官袍下摆沾着泥点,想来是从刑部匆匆赶来的。白怀瑾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桑知漪的脸上,那张如桃花般娇嫩的面颊泛着淡淡的红晕,她似乎刚从一场短暂的梦魇中醒来,轻轻掀起帘子,眼中还残留着迷蒙的睡意。她似乎拥有一种魔力,每当马车轻轻摇晃,她便能诱发她的睡意,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皆是如此。“我并无大碍。”白怀瑾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桑知漪,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她身上,对桑知漪身后,蔺仲晏投来的那道阴郁而冷冽的目光,竟毫无察觉。“不过是偶遇,特来问候一声。”在桑知漪面前,他早已放下自尊,毫不顾忌地耍起赖来。反正,从来没有人能揭穿他,在那厚重的帷帐之后,他是如何透过层层遮掩,窥见马车中的身影。“冬日将至,寒气逼人,你准备启程返回了吗?”“的确如此。”“嗯,我也在等待马车来接我回去。”白怀瑾说这话时,心中终于涌起一丝羞愧。然而,他在寒风中已站立良久,那冷白的脸庞早已失去知觉,他绽放出一个自认为温和而柔情的笑容:“你快些离去吧,夜幕即将降临。”夕阳西下,寒风凛冽。桑知漪并不清楚白怀瑾在此地等待了多久,但她清晰地感受到,他在施展一种苦肉计。他不再傲慢自大,也不再蛮横地想要将她从马车中拖拽出来,而是换作了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站在车外,假意宽宏大量地催促她离去,但那双眼中,却难以掩饰地流露出——深深的渴望。“要不载你一段路?”桑知漪脱口而出。“行!”白怀瑾闻言露出惊喜的表情,随即毫不犹豫点头答应。手炉里的银丝炭哔剥作响,桑知漪话音未落,白怀瑾已撩起青缎车帘。他肩头落满碎雪,却径直坐在桑知漪左侧空位,沉水香瞬间压过了车厢里的梅花冷香。蔺仲晏攥紧袖中暖玉,指节抵着掌心旧疤笑道:“姐姐?”少年尾音轻颤,仿佛被抢走糖人的稚童,偏生还要维持乖巧模样。“在下白怀瑾。”不速之客掸去鹤氅上的雪粒,“是知漪兄长桑知胤的同窗。”他说“知漪“二字时故意放缓,玉扳指叩在紫檀小几上,与蔺仲晏腰间玉佩撞出清越声响。,!桑知漪垂眸咬了口豌豆黄,甜腻的豆腥气漫上喉头。这原是蔺仲晏特意备的旧时口味,此刻倒成了烫手山芋。白怀瑾忽然倾身抽走她手中银箸:“不是嫌噎得慌?”他指尖掠过她手背,在蔺仲晏骤然阴沉的注视中轻笑:“前日送你的桂花蜜还在马车上,待会儿叫人取来。”“不必麻烦。”桑知漪用帕子掩住呛出的碎渣,“偶尔尝个新鲜罢了。”蔺仲晏突然将手炉塞进她掌心,滚烫的温度惊得她指尖一缩。少年眼圈泛红,像极了七岁那年被她撞见偷哭的模样:“我当姐姐还爱这些吃食。”他尾音哽在喉头,宝蓝色锦袍下的肩胛骨微微发抖,“就像那年买错酥饼,姐姐气得三天不肯见我。”桑知漪耳尖发烫。儿时种种早化作飞灰,偏生这些糗事被人反复提及。她正要开口,白怀瑾忽然嗤笑:“幼时玩闹当不得真,蔺公子说是也不是?”车厢内暗流汹涌,桑知漪索性闭目养神。她能感受到两道目光在头顶交锋,一道裹着蜜糖的毒,一道淬着寒冰的火。“姐姐冷吗?”蔺仲晏突然解下银灰貂裘,“手炉凉了,我再添些炭火。”“不必。”白怀瑾截过话头,将自己鹤氅覆在桑知漪膝头,“知漪最不:()重生觅良婿,偏执权臣他总想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