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第15页)
另一人奇道:“朝廷义诊?”
“是啊,你竟不晓得吗,是朝廷出银子,特意让药铺的郎中为百姓诊病,这些都是京城知名药铺里的坐馆郎中,瞧病瞧得极为仔细,你下次也去瞧瞧。”
“朝廷总算做了一件好事。”众人七嘴八舌道:“咱们这位陛下,真是有仁心的好皇帝啊……”
“是啊,平日这些官员谁管你死活,可陛下却能想得如此细致入微,真的是行善积德了……”
李檄听罢,不由一怔。
王郎中一案,李简按照李檄的意思,极为全面的善后了,民间的百姓也算因此事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医者仁心,那些坐馆的郎中也并非不愿义诊,只是长此以往,没有报酬也不妥当,如今朝廷出资,没了后顾之忧,不管是民间百姓,还是医者,皆在赞扬朝廷的仁政。
李檄从前只是听朝廷上的官员议论此事仁德,如今来到民间,真真切切听到百姓们的评价,心绪却甚是不同。
李檄站在岸边,望着满池菡萏沉思良久。
从小时候开始,他看到了朝廷畏惧北戎,一次次躲避烽火狼烟,也看到了章家做大,视皇权于无物。
因此他一直以来的心愿,皆是外击北戎,内收君权,为了和亲的姐姐,为了离奇死去的兄长。
可他并未真的脚踏实地,去做几件有利民众之事。
若非因姜诺去京郊的善堂,若非因姜诺插手此事,他不知何时才能注意到成千上万的生活在这片国土上的,真真切切的百姓。
诺诺……
说来也奇,当时她每日痴缠在身侧,倒也未曾觉得她如何独特,偏偏到如今,真的离远了看清了,才晓得她的光芒。
靠近荷塘,望着来往的船只小舟,李檄竟没来由的生出几分犹豫胆怯。
诺诺此时,大约也会在这湖上的小舟中吧?还是在岸上如他一般在等待?
竖长轻巧的小舟,两头翘起有船篷,每船至多可坐四人,乌木色的船桨轻划,漾起层层涟漪。
李檄站在岸上,湖面的风吹起他的衣襟。
他知晓
姜诺今日会来泛舟,却未曾让人刻意她是在东岸还是西岸,此刻身在何处。
荷花池并不大,他也相信,若二人本就有缘分,总会偶遇。
这念头刚一闪过脑海,便瞧见远方河堤上,站着个身穿月白色裙衫的小姑娘,春光照拂下,洁若梨花。
是姜诺。
李檄心中一震。
这是二人之间的羁绊和缘分,就连上天都不愿看爱人错过,一次次给他们重来的机会。
甚至,连衣衫的颜色也是一样的。
李檄忙也上了一艘小舟,他独自一人匆忙划动船桨,终于遥遥赶上了她的船。
水波荡漾,二人的船离得极近,只是船篷遮挡,姜诺却看不到自己。
李檄缓缓探出身,湖泊荡漾,姜诺半倚在舟头,任由裙摆落在船舱中,她手中还拿了一片刚摘的荷叶,探身从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舀了一叶水。
她的笑明媚粲然,眼眸弯弯眯起,唇角肆意上扬,让人瞧了就心生欢喜。
李檄不由得怔了怔。
他忽然觉得,他似乎很久,未曾见姜诺如此笑过了。
每次见他,她似乎也是笑着的。
温婉的笑,守礼的笑,谦和的笑……
不知何时起,在他面前,她连笑都有了分寸感。
姜诺调皮的将荷叶里的水抛洒,阳光下的水珠清透晶莹,似乎有些水珠洒在了她对面的人身上,有道清澈含笑的声音传来:“姑娘平日沉静,却难得喜欢这荷花池,难得看到姑娘笑得如此开怀。”
李檄缓缓抬眸。
虽和姜诺的船隔了一段距离,岸边也有喧嚣传来,他仍能听出,这是一道男声。
姜诺对面的人,并非汤小关沈菱清,而是一个……男子。
李檄定定望着不远处的姜诺,她穿着他从未见过的衣衫,从发髻上的珠玉,到耳珰首饰,皆是他从未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