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1页)
杨父确实并无负伤,倒是外出时被扔了些菜叶子臭鸡蛋,只是这些他也不想说出来,免得杨满愿听了难受。
“没受伤就好。”杨满愿长舒一口气。
她重新埋紧男人怀里,软声呢喃:“其实阿爹早就预想到会遇上如今这等困境,自古以来变法哪有一帆风顺的……”
萧琂搂紧她,低声问:“岳父从前与愿愿聊过他的变法?”
杨满愿点点头,“对,阿爹并非迂腐守旧之人,许多事都会与家里一起商讨的。”
杨家故居就在县镇乡野,他们是深切体会何为“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贫农们勤恳耕耘,可一旦他们将山野荒地开垦成良田就会被豪强地主肆意侵占掠夺。
贫农们只能继续开垦新荒地,又再度被世家大族吞并,周而复始。
而他们唯一出路就是成为地主们的佃农,刀耕火耨,艰辛劳作,却连温饱都很难满足。
非但如此,贫农们还要承担沉重的徭役赋税,反倒是乡绅地主们凭借自身功名便可免除一切赋税。
杨谦行推行的摊丁入亩改制,不再按人丁收税,而是按田地收税,为的就是减免平民百姓的负担,再从那些霸占绝大多数田地的豪强地主手里收税。
此举也算是得罪了天下所有士绅贵族。
若非长女一跃入主东宫,杨谦行恐怕都很难活着走出京师,更别说到地方推行变法。
正因有这个前提在,平日皇帝对杨满愿的所有越制优待,在不少朝臣眼里都是他在力保杨谦行的改制。
萧琂又道:“愿愿不必为岳父忧心,冀州知州黄达诚原在涿州任职,去年孤前往涿州赈灾时曾与他有过往来,是个可信的,后续孤也有在他身边放人,再加上父皇派去的护卫,岳父定会安然无恙。”
杨满愿浅浅“嗯”了一声,失神地望着窗外细雨纷扬,心中怅然。
万事开头难,可父亲刚在冀州试点改制就遇上麻烦,委实不是什么好兆头。
自嫁入东宫后她便深陷在男女情爱中,这桩事也让她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
纵观历史,历朝首倡变法之人又有几个能得到善终的?
她们杨家势单力薄,在京师完全没有根基,一旦失了圣心,便是俎上之肉,任人宰割。
她知晓皇帝与太子眼下对她的情意是真切的,可待她年华老去,这些情意又能剩多少?
见她凝视雨幕怔怔出神,萧琂眸光微暗,静默许久,他端起案上的茶盏喂她饮下润喉。
分明是个俊美无俦、风姿清冷的郎君,眼下这副动情沉沦的模样属实教人移不开眼。
杨满愿越发想调戏他。
男人眸色幽黯,嗓音已哑得发紧,“愿愿,你确定要继续吗?”
此话一出,杨满愿立刻怂了。
沉吟片刻,她翻过身趴在萧琂身上,将脸埋在他颈间,软语撒娇:“今晚再补给你,好不好?”
萧琂忍俊不禁,“傻愿愿,欢好是情到浓时自然而然的事,哪有什么补不补的?”
随后,两人便坐在软榻上各忙各的,偶尔交谈一两句。
天色渐晚,雨还是没停,淅淅沥沥敲打在殿宇金黄琉璃瓦上,发出叮当脆响。
用过晚膳后,佟林呈来一则密报,是他命人细查苏青岚身世时顺带查到的秘事,皆发生于永顺年间。
萧琂也没刻意避开杨满愿,而是和她一起翻看这则密报。
南苑提督苏敬义既是先皇伴读,又是苏青岚养父,他定是知晓不少内情的,佟林等人首先就从苏家入手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