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3页)
见杨满愿心不在焉的,萧琂低头,吻落在她的眉心,“愿愿,怎么了?”
杨满愿眼神闪烁,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抿唇摇摇头,“没,没什么……”
然而,她这些细微变化都被萧琂尽收眼底。
萧琂眸色微黯,握住她的手,与她十指相扣,“愿愿,不必防备和忌惮孤。”
杨满愿心跳漏半拍,抬起头看他。
萧琂静静凝视着她,一字字道:“愿愿,任何事你都可以同孤说,在孤面前,你不用在意世俗礼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孤说过,孤永远不会恼你。”
杨满愿眸中骤然氤氲雾气,鼻尖酸酸的。
若换个人说这番话,她恐怕只会当对方是信口开河,可这话出自萧琂之口,她是信的。
思忖片刻,杨满愿才凑在男人耳畔小声问:“你不觉得苏姑娘有点像一个人嘛?”
萧琂怔了下,旋即失笑,着实没料到杨满愿是为这事而六神无主。
他忍下笑意,温声问:“愿愿觉得她与何人相像?”
“你真没发现她像谁?”杨满愿环住他的手臂,一双眼眸清澈如泓,满含希冀。
见她如此认真,萧琂心下微诧,只好摇摇头。
他从未与杨满愿以外的年轻女子打过交道,更不会留意她们的长相。苏青岚虽是他的异母妹,但他并没有仔细看过对方的容貌。
杨满愿微感失望,又很快释然。
“其实,前些天第一次看见苏姑娘时,我就觉得她眉眼间与淑妃娘娘有几分相似,当时还以为她是卫家的人,怎么也没想到她竟是仁寿宫娘娘的女儿……”
萧琂微微蹙眉,“你是说,苏青岚长得像淑妃娘娘?”
“对。”杨满愿点头如捣蒜。
气氛一时凝滞,只余清脆的马蹄声与车轮“轱辘轱辘”轧过石板的声响。
良久,萧琂抬手轻抚她后背,“这事愿愿不必挂碍,回宫后孤会设法一探究竟,若到时能查出什么来再同你细说。”
杨满愿“嗯”了一声,又不禁想象若是卫淑妃见到苏青岚会是怎么个情形……
一个多时辰后,车队穿过人烟稀少的郊野,经从永定门进入京城。
临近晌午,京中街市热闹喧嚣,长街两侧商铺林立,人头攒动,比肩继踵,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
与出行时声势浩大的帝王銮驾不同,回宫的车队极其低调,只伪装成寻常富商家眷出行,并没有惊扰百姓。
杨满愿将车帘撩开道细缝,朝外四处观望,思绪渐渐飘远。
她父亲杨谦行是承明九年考中科举进士,随后她们举家从原籍保定府高阳县搬迁至京城。
那年她刚满十一岁。
杨家只是耕读之家,往上数几代全是白丁,家境并不宽裕,家中开销还时常需要杨母薛淑兰的嫁妆补贴。
杨谦行起初仅是个翰林院编修,正七品俸禄只够他们一家在京师外城边沿租赁房屋。
谁曾想,昔日在京中居无定所的“穷翰林”之女竟有朝一日成为统摄六宫的一品尚仪?
看了好一会儿,她默默放下车帘,重新依偎进萧琂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