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2页)
“小姐快先垫垫肚子。”
杨满愿其实没什么胃口,但一想到今日繁琐的仪式流程,便勉强咬了几口补充体力。
储君大婚,又是宫里时隔十数年才有的喜事,场面空前盛大。
得知太子将亲自骑马出宫迎亲,全城轰动,从东华门到城东澄清坊的路上,两侧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均是前来一睹储君天颜的。
萧琂骑在汗血宝马之上,一身正式的皇太子冕服,身姿挺拔,丰神俊朗,贵气天成。
接到太子妃后,车队浩浩荡荡沿着原路重返皇宫,进入东华门一路走到太和殿前才停下。
太和殿中央金柱间的高台之上,是金碧辉煌的髹金漆云龙纹宝座。
萧恪身着帝王冕服,大马金刀坐在龙椅之上,等候着太子与新妇前来向他行礼。
太和殿前檐下,中和韶乐悠扬奏响;太和门内,丹陛大乐雄浑激荡。
钟鼓齐鸣,礼乐喧天,庄严肃穆的气息弥漫四周。
在京的宗室王公立于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整齐列队于丹墀内御道两旁——
此处陈设着象征品级的“品极山”,众人皆在此恭迎储君与新妇入殿。
杨满愿缓缓从喜轿中钻出,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随即伸到她眼前。
她微微一怔,旋即心如鹿撞,迟疑片刻后,才将手轻轻搭了上去。
男人的手掌温热而有力,稳稳搀扶着她,一步一步踏上太和殿前的汉白玉台阶。
早在数月前,宫中便派女官前往杨府,悉心教导杨满愿大婚当日的一应礼仪。
她天赋聪慧,记性极佳,早将所有流程背得滚瓜烂熟。
二人并肩步入殿内,直至宝座御台前才停下脚步。
紧接着,他们双手交叠,跪坐在备好的蒲团上,朝着上首龙椅的方向,郑重行三拜九叩大礼。
皇帝望着尚未弱冠,却已显老成持重之态的太子,眼底满是欣慰。
太子自周岁起便养在他身边,由他亲自启蒙教养,朝夕相处之下,寻常父子间的情谊也难与之相比。
“免礼罢。”他的声音威严而冷肃。
太子与新妇这才缓缓起身,笔直地立在原地,宛如两尊精心雕琢的喜庆人偶。
皇帝眼底闪过一丝笑意,随后不紧不慢地将目光转向身着凤冠霞帔的太子妃。
若按本朝以往挑选储君妃的标准,杨氏显然难以达标,皇帝对这个太子妃并未抱有过高期望,只盼她能安分守己便好。
然而,看清太子妃容貌的那一刻,他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
怎么会是她?皇帝心中猛地一凛。
眼前之人,分明就是半年前在宣光阁,自己险些宠幸的那个小宫女……
他猛然想起,当时常英确实查到有两名秀女从御花园借道,其中一人正是杨谦行之女。
只是那时他并未放在心上,也未曾深究那小宫女的身份。
皇帝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若当日命人继续追查,必然能查到杨氏头上,自己也绝不会让一个与自己有过纠葛的女子成为太子妃。
可惜,如今为时已晚。
常英小声提醒道:“陛下,该让两位殿下出殿接受百官朝贺了。”